宦迹溯从前,君治皖北,我治荆南,劳力为斯民,虽然白璧易污,论清官应让杨公第一;
天恩诏复起,身系颖滨,心系河上,安澜欣有日,孰意黄粱未熟,问汛期刚过桃月初三。
宦迹溯从前,君治皖北,我治荆南,劳力为斯民,虽然白璧易污,论清官应让杨公第一;
天恩诏复起,身系颖滨,心系河上,安澜欣有日,孰意黄粱未熟,问汛期刚过桃月初三。
此诗是对任兰生公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赞扬。首句“宦迹溯从前”,开篇即点明其从政生涯的起点,暗示其政绩卓著的历史背景。接着,“君治皖北,我治荆南”两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任公在皖北的治理成就,以及与“我”在荆南的合作,体现了其在不同地域的卓越贡献。
“劳力为斯民,虽然白璧易污,论清官应让杨公第一”几句,高度评价了任公勤勉为民、清廉自守的高尚品德。将任公比作“白璧”,虽易污,却象征其清白无瑕的官德,同时又以“杨公”作为比较对象,进一步强调了任公在清官行列中的卓越地位。
后半部分“天恩诏复起,身系颖滨,心系河上”则展现了任公在政治上的再度起用,以及其对国家水利事业的深切关注和投入。特别是“安澜欣有日,孰意黄粱未熟”两句,既表达了对任公在水利治理方面取得成就的喜悦之情,也暗含了对其未能亲眼见证成果的遗憾。
最后,“问汛期刚过桃月初三”一句,以自然景象的更迭隐喻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任公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生动的描述与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任兰生公在政治、水利等方面的杰出贡献,更深刻地表达了对其高尚人格与无私奉献精神的崇敬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