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其二》
《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诗来似诉屈原醒,阿堵于公颇不庭。

白水真人从断绝,丹元童子尚神灵。

秋眠簟未捐桃竹,晚食齑应胜韭萍。

肯美张苍肥若瓠,从来吟影只伶俜。

(0)
注释
阿堵:此指钱财,古时口语中常用以指代不正当或非必需之物。
颇不庭:意指争议颇多,不被众人接受。
白水真人:道教中的仙人,象征超脱世俗。
丹元童子:道教中的仙童,代表灵性与青春。
秋眠簟:秋季使用的凉席。
齑:腌菜,这里指晚餐食物。
肯美:岂能相比,表示不屑。
张苍:西汉时期的大臣,以其富有著称。
伶俜:形容孤单、无所依靠。
翻译
诗如屈原的觉醒诉说,对于公正之事颇多争议。
白水仙人已与尘世隔绝,丹元童子却依然保有神灵之力。
秋天的凉席还未舍弃桃竹之质,晚餐的酸齑料想必胜过韭菜和浮萍。
怎比得上张苍的富态如大葫芦,我自始至终吟咏身影孤独伶仃。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标题为《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夜独坐时的孤寂与超脱之情。

“诗来似诉屈原醒,阿堵于公颇不庭。”这两句诗通过屈原和阿堵于公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的孤独与无奈。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精神在这里被用来比喻诗人的高尚情操和不遇时宜的悲哀。

“白水真人从断绝,丹元童子尚神灵。”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道术修为的境界。白水真人和丹元童子的形象代表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超凡入圣的理想,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超然与对神秘力量的向往。

“秋眠簟未捐桃竹,晚食齑应胜韭萍。”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秋天的睡眠和晚上的进食,表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与平静。同时,这也暗示了一种隐逸自适的人生态度。

“肯美张苍肥若瓠,从来吟影只伶俜。”这里的“张苍”可能是指某种植物或景物,而“肥若瓠”则形容其饱满丰润。整句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诗人的艺术追求。而“从来吟影只伶俜”则强调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专注与执着。

这首诗通过多重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既有对古代贤士的怀念,也有超脱尘世追求道术的心境,还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艺术创作上的专注。整体上,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满庭芳.赠赵抱玄

抱玄远俗,不恋荣华。恬然滋味无加。

一片闲心物外,别有生涯。无为自然清静。

结些儿、密妙堪夸。丹田内,便拍塞塞地,白雪黄芽。

内有真阳锻炼,把元初根蒂,复变灵砂。

得见通明真性,似玉无瑕。

功夫十分圆备,访蓬瀛、步步烟霞。

空虚里,有金童玉女,迎入仙家。

(0)

满庭芳

人生七十,罕希寿数。我今四旬有五。

一个形骸,便是七分入土。

其馀晚霞残照,遇风仙、才方省悟。

好险咱,争些儿失脚,鬼使拖去。

本合阴司受苦,却如今,物外修行得做。

自在逍遥,掌握幽微妙趣。

枯树再生花卉,占长生、性命坚固。

将来去,向蓬瀛,添个仙侣。

(0)

清心镜.咏三教门人

九阳数,尽通彻。三教门人,乍离巢穴。

探春时、幸得相逢,别是般欢悦。也无言,也无说。

执手大笑,无休无歇。

觉身心、不似寒山,这性命舍得。

(0)

浣溪沙.赠堂下道人

闲是闲非不可听。那堪日日自谈论。

暗伤功行损氤氲。

舌是祸根牢锁闭,寻常省启祸之门。

自然性命得长存。

(0)

浣溪沙.赠宁海于瓦罐

水狗喷烟罩玉轩。火牛入海种芝田。

白莲花朵间青莲。

碧眼胡僧眉拂地,霜毛兔子角冲天。

如来圆相本来圆。

(0)

捣练子.赠五会道众

心平等,寿延长。修完七宝聚三光。悟全真,万事忘。

玉花绽,金莲芳。馨香滋味满斋肠。行功成,现玉皇。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