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潞河》
《过潞河》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潞河潦虽退,平川水犹涨。

以此例永定,狂澜讵能障。

黍茎带沙痕,结穗欠丰壮。

景异向所观,凭舆增悒怏。

颇有为解者,云此河滩上。

本为水由处,人不与相让。

于兹得免潦,高田恐无当。

我闻吁益颦,何莫非吾民。

使人有馀地,孰与水争利。

高下皆获收,吾愿其少酬。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过潞河》。诗中描绘了潞河水位上涨,农田受淹的情景,并通过这一现象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句“潞河潦虽退,平川水犹涨”点明了潞河水位虽已下降,但平原地区仍因积水而未恢复原状。接下来,“以此例永定,狂澜讵能障”以潞河之水为例,暗喻治理国家亦如治水,难以阻挡汹涌的浪潮,形象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担忧。

“黍茎带沙痕,结穗欠丰壮”描述了农田受损的景象,沙痕和不丰壮的稻穗反映了洪水对农作物的影响。“景异向所观,凭舆增悒怏”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与以往所见的不同感到忧郁。

“颇有为解者,云此河滩上。本为水由处,人不与相让。”这里诗人提出了解决方案,认为河滩原本就是水流经过的地方,人类不应与之争夺空间。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呼吁。

“于兹得免潦,高田恐无当。我闻吁益颦,何莫非吾民。”诗人进一步指出,如果能够避免低洼地区受涝,那么高处的农田可能也难以得到妥善利用。他忧虑的是,这种局面并非个别人的问题,而是普遍存在于民众之中。

最后,“使人有馀地,孰与水争利。高下皆获收,吾愿其少酬。”诗人表达了希望人们能有更多可利用的土地,减少与自然界的冲突,实现高下田地都能丰收的愿望。同时,他也期待着能有所作为,以缓解当前的困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深刻反思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有限资源面前如何寻求和谐共存之道。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早秋次陈同文韵

日华初转万年枝,鳷鹊蓬莱殿影迟。

十万貔貅环紫禁,三千鹓鹭拜丹墀。

河东客献扬雄赋,海外臣降陆贾词。

要识中原新气象,黄河清浅已多时。

(0)

听雨

履历江湖鬓已丝,旧游凋谢少新知。

愁来旅馆篝灯夕,正值芭蕉雨到时。

(0)

忆昨二首·其二

涌金门外昔曾游,落日凄凉燕子楼。

红粉不随黄土化,清歌还为彩云留。

愁褰帘幕鸡声晓,梦隔湖江雁影秋。

泪落神山一抔土,忍将麦饭洒松楸。

(0)

秋夜听谷大弹阳春白雪遂歌以赠

昔闻歌《白雪》,未知弦上声。

看君弹来秋月下,十指如度春风鸣。

初闻飘飘下天阙,乱逐回风气骚屑。

冻来深树梅不开,散入空林竹应折。

又如纷纷江上来,流音中节浑相催。

灞陵一日几人度,剡溪半夜孤舟回。

清川带寒流,野鸟绝繁语。

少女歌残叶共飞,仙郎唱罢花能舞。

须臾雪晴风亦迟,按弦问君君不知。

声残响绝无所见,惟见桐枝秋露垂。

(0)

金陵逢赵汪中

十年长契阔,万里各分飞。

歧路风烟杳,江湖消息稀。

加餐俱努力,访旧各沾衣。

春草无劳绿,王孙自不归。

(0)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其十四

玉树芝兰取次成,小孙开岁亦能行。

悬灯夜读元朝史,认得前编老祖名。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