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岂是好吟诗,诗是罪人拨闷词。
成后朗吟闲自咏,融融满目见天机。
罪人岂是好吟诗,诗是罪人拨闷词。
成后朗吟闲自咏,融融满目见天机。
这首诗名为《往年一士夫劝勿作诗作此以晓之》,由明代诗人杨爵所作。在诗中,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
首句“罪人岂是好吟诗”,诗人首先自谦,表示自己并非天生擅长吟诗之人,而是出于某种原因或情感需要,才选择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接着,“诗是罪人拨闷词”一句,揭示了诗歌对于诗人而言,是一种排解内心困扰、抒发情感的工具。这里的“罪人”并非实指,而是泛指诗人自己,暗示了诗歌创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内心挣扎与矛盾。
随后,“成后朗吟闲自咏”描绘了诗人完成作品后的状态,他会在朗读自己的诗歌时,享受那份来自内心的满足感,仿佛是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自我欣赏。最后,“融融满目见天机”一句,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创作,不仅能够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和谐,还能洞察到宇宙间的奥秘与真理,即“天机”。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和感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还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洞察。
饮马下白登,挥辔出开平。
每有早行人,至此闻鸡鸣。
岧岧飞狐岭,黯黯沙城戍。
亦有投止客,夜听鸡鸣去。
鸡鸣星始稀,寒霜拂人衣。
关河不可极,游子常怀悲。
鸡鸣天下晓,西风吹白草。
行路古今难,人共沙场老。
春阳淑以嘉,流云洒几案。
及此听政馀,缣缃获披玩。
寥寥三古后,载籍亦炳焕。
俯仰千年馀,盛治数贞观。
修德偃干戈,措刑空狴犴。
海外奉车书,臣民登燕衎。
事往迹尚存,流风照觚翰。
洋洋四十篇,可以一辞贯。
仁义有明效,非由事击断。
鄙哉封伦言,相去邈河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