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春来,连番雨过,旧时庭宇。
沿缘渐绿,也有东风吹汝。
傍墙阴、荒寒自怜,落花飞絮都无绪。
任空阶长遍,钱钱难买,韶华常住。闲伫。题诗处。
认石上模糊,剥残如许。土花谁扫,一片藓黏孤树。
只残碑、凉露卧烟,碎纹刻净青未去。
看红桥、瘦柱波横,碧绣千年古。
几度春来,连番雨过,旧时庭宇。
沿缘渐绿,也有东风吹汝。
傍墙阴、荒寒自怜,落花飞絮都无绪。
任空阶长遍,钱钱难买,韶华常住。闲伫。题诗处。
认石上模糊,剥残如许。土花谁扫,一片藓黏孤树。
只残碑、凉露卧烟,碎纹刻净青未去。
看红桥、瘦柱波横,碧绣千年古。
这首清代诗人殷秉玑的《琐窗寒·苔》描绘了一幅春天庭院的衰败与变迁的画面。开篇"几度春来,连番雨过,旧时庭宇",诗人以季节轮回和雨水冲刷,暗示了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沿缘渐绿,也有东风吹汝",春风虽带来生机,但"傍墙阴、荒寒自怜",落花飞絮无依,显示出环境的凄凉。
接下来,诗人聚焦于苔藓,“题诗处。认石上模糊,剥残如许”,苔藓覆盖在石头上,斑驳痕迹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土花谁扫,一片藓黏孤树”,更显出苔藓的孤独与坚韧。"只残碑、凉露卧烟,碎纹刻净青未去",残碑上的苔藓依然清晰可见,象征着历史的痕迹虽被风雨侵蚀,但其精神犹存。
最后,诗人以景结情,“看红桥、瘦柱波横,碧绣千年古”,红桥、瘦柱倒映在水中,如同一幅碧绿的绣品,千年古迹历历在目,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深深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庭园的衰败与苔藓的顽强,寓言般地传达了生命的短暂与永恒的主题。
亶文王前子,自不与、世人同。
况地望既华,天资更伟,云骥行空。
年少才名蜚动,泛星槎、曾到广寒宫。
桂子香浓秋月,桃花浪暖春风。
神仙之说朦胧。
铅与汞、亦何功。
政磐石规模,维城事业,倚重周宗。
休要碧油红旆,趁黑头、时节做三公。
堂上双亲未老,稳看金紫重重。
政槐云浓翠,榴火殷红,暑风凉细。
紫府神仙,向人间游戏。
瑞节珠幢,琼缨宝佩,炯冰壶标致。
经济规模,登庸衣钵,家传如此。
礼乐醇儒,诗书元帅,尽洗凡踪,平吞余子。
敬简堂深,且从容一醉。
庆祉绵绵,功名衮衮,比衡山湘水。
更把阳和,从头付与,满门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