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茶寄宋君仪有诗见答和之》
《以茶寄宋君仪有诗见答和之》全文
宋 / 吕陶   形式: 古风

九峰之民多种茶,山村栉比千万家。

朝脯伏腊皆仰此,累岁凭恃为生涯。

一朝使者忽禁榷,振举法令摇三巴。

锥刀尽毫发,鞭朴过网罝。

悲哉西南人,生长逢勋华。

垂髫以来至白首,未识此事徒忧嗟。

议欲伐茗荈,不如植禾麻。

一花五出最为早,焙户常于火前造。

春来畏罪不敢言,芽甲任随黄叶老。

安得仙崖凝露膏,寄与交朋叙勤好。

广平先生风格清,坐听万事心无营。

日高睡觉懒慵起,不欲世态昏瞳睛。

诚宜玉筒摘佳品,或向武夷搜早英。

汲将楚谷水,就取石鼎烹。

可以助君淳深幽寂之道味,高古平淡之诗情。

小方片甲洎觜翼,凡下不足论芳馨。

西湖所采者,抑亦传虚名。

不执符移往,不由关市征。

而乃辄赠遗,岂非干典刑。

高贤接物自无间,野夫得以芹为诚。

长谣三百言,重报不称轻。

文锦方能致珠琲,木瓜安敢邀瑰琼。

再拜捧嘉贶,读之如宠惊。

感君裁诗误题品,劝君避患宜详审。

平日视世途,孤心已寒凛。

坐逢俗客不须尝,亦恐持之为冒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茶在西南地区的重要性以及政府禁榷政策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吕陶通过诗中的描述,展现了茶农的辛劳与生活的困苦,同时也表达了对茶文化的珍视和对茶道精神的追求。

诗中提到,九峰地区的百姓多以种植茶叶为生,茶叶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祭祀还是日常所需,都依赖于茶叶。然而,朝廷的一纸禁榷令,使得他们的生计受到严重冲击,生活陷入困境。诗人在表达对这一政策影响的同情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应该改变策略,种植更多的粮食作物,而不是仅仅依赖茶叶。

诗人还提到了茶叶的制作过程,从采摘到烘焙,再到烹煮,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对茶道的尊重和对品质的追求。他希望可以通过茶叶来传递一种深邃幽静的生活态度和高古平淡的诗意。

最后,诗人以茶为媒介,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他提醒友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应谨慎行事,避免触犯法律。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茶文化传承的决心和对朋友的敬意。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作者介绍

吕陶
朝代:宋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
猜你喜欢

离别难.赠别

且略消停这会,料归也难留。但合堪、莺惨花愁。

况伤春、愈觉胜悲秋。

尤可恨、门外声喧,长年三老,促上兰舟。

待丁宁、欲订再来欢会,才说又还休。

吴地角,楚山头。望将穿、无际双眸。

忆焚香月底联咏,总安排烟水付东流。

须索向、绣枕边傍,罗帏深处,兀自埋忧。

谁信道、转似当年未见,一样病西楼。

(0)

潇湘夜雨.同人望秋

斗大荒城,线长流水,西风乱颤秋杨。

微云里,新雁两三行。

过了茱萸节后,算只有、今日晴光。

登临久,江天欲暮,红树冷斜阳。

同君摅望眼,百年鸥鹭,几度沧桑。

便赤松而在,鬓发应霜。

况是无头没绪,才人意、多少悲凉。

渔歌起,樵歌荅响,点点下牛羊。

(0)

满江红

整日恹恹,寻不出、病在何处。

苦挨着、碎雨零风,恁般凄楚。

别燕离鸿悲故土,春花秋月伤禾黍。

羡鹣鹣、对对自双双,常相伍。心头事,何须数。

昔时恩,难枚举。纵盟深山海,空言无补。

青鸟音遥魂梦杳,蓬瀛人隔云山阻。

任一生、未了又重期,空辜汝。

(0)

西江月.暮春感怀

日日夕阳西下,年年逝水东流。燕来雁去几春秋。

又是落花时候。富贵当年王谢,文章往日曹刘。

虎头猿臂不封侯。说甚朱颜非旧。

(0)

生查子.闺早

网户影迟迟,揭幔怜秋早。

辛苦陌头枝,懊恼河边草。

无言独自背西风,懒把香丝袅。

且入织机房,细织天孙巧。

(0)

锁窗寒.闻笛

入夜风凉,亭孤屋小,月明庭里。

虞姬一阕,黯黯笛声盈耳。

猛思量、虞兮奈何,霸王事业犹如此。

况等閒绣绂,儿曹黄卷,那堪芬齿。残罍。烟和水。

但稳卧沧江,暮云都紫。倏然梦觉,长啸一声而已。

正溪边、瑶草芊芊,伴清閒鹿群鹭侣。

问先生、活计如何,酒熟烹双鲤。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