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汉代文学家刘向所作的《九叹》之一的《逢纷》。诗中通过描述主人公在乱世中的遭遇和内心情感,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
诗的开篇即以“伊伯庸之末冑兮”起笔,借历史人物屈原的典故,表达了主人公虽出身高贵却遭受不公的命运。接着,诗人通过“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一句,强调了主人公的高尚品质和远大抱负。然而,“吸精粹而吐氛浊兮,横邪世而不取容”,则揭示了主人公在污浊世道中坚守正直,不为世俗所容的孤独与挣扎。
“行叩诚而不阿兮,遂见排而逢谗”描绘了主人公因坚持真理而遭到排挤和诽谤的情景。“肠愤悁而含怒兮,志迁蹇而左倾”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愤怒与痛苦,以及在逆境中意志的动摇。“心惝慌其不我与兮,躬速速其不吾亲”则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在亲情与友情方面的失落感。
“辞灵修而陨志兮,吟泽畔之江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在绝望中选择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慰藉。接下来的“椒桂罗以颠覆兮,有竭信而归诚”表明了主人公在困境中仍坚持信念,不改初衷。
“谗夫蔼蔼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表达了主人公对小人诽谤的无奈与愤怒。“始结言于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揭示了主人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摇摆不定的矛盾心理。“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壄而散之”则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纯洁与美好被现实的污浊所侵蚀。
“声哀哀而怀高丘兮,心愁愁而思旧邦”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和过去的怀念与不舍。“愿承閒而自恃兮,径淫曀而道?”则体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寻求自我保护与坚持真理的决心。“颜黴黧以沮败兮,精越裂而衰耄”描绘了主人公在艰难岁月中的衰老与疲惫。
“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通过服饰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从容。“赴江湘之湍流兮,顺波凑而下降”则象征着主人公最终选择投身于自然,以求解脱。
“徐徘徊于山阿兮,飘风来之汹汹”描绘了主人公在山间漫步,面对狂风的宁静与坚定。“驰余车兮玄石,步余马兮洞庭”通过驾车与骑马的场景,展现了主人公在逆境中寻求自由与释放的渴望。
“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城”描述了主人公在黎明出发,夜晚到达目的地的旅程,象征着他在艰难中不断前行。“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阙而玉堂”通过华丽的车驾与宫殿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心中的理想世界。
“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霓裳”通过服饰与装饰的细节,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登逢龙而下陨兮,违故都之漫漫”表达了主人公离开熟悉环境,踏上未知旅程的决心。
“思南郢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去生活的深深怀念。“扬流波之潢潢兮,体溶溶而东回”通过水流的比喻,表达了主人公在逆境中寻求解脱与前进的愿望。
“心怊怅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颓”描绘了主人公在长时间的思考与反思中,内心逐渐消沉的状态。“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主人公在困境中面临的凄凉与孤独。
“身永流而不还兮,䰟长逝而常愁”表达了主人公最终选择投身于自然,以求解脱与永恒的内心愿望。“叹曰:譬彼流水纷扬磕兮,波逢汹涌濆滂沛兮。”通过比喻,总结了主人公在乱世中遭遇的种种困难与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在乱世中的遭遇、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以及在逆境中坚持信念、寻求解脱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