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面吹衣雪点晴,乱纷纷地亚夫营。
借风为力终无赖,与水何缘却托生。
看雀啅金新蕊破,爱蜂撩玉小团轻。
踏歌女子空连臂,唤不归来信薄情。
扑面吹衣雪点晴,乱纷纷地亚夫营。
借风为力终无赖,与水何缘却托生。
看雀啅金新蕊破,爱蜂撩玉小团轻。
踏歌女子空连臂,唤不归来信薄情。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杨花二首(其一)》描绘了春天杨花飘落的场景。首句"扑面吹衣雪点晴"以雪花比喻杨花随风飘洒,给晴朗的天气增添了一丝清新和动态。"乱纷纷地亚夫营"则形象地写出杨花纷飞,如同军队营地中的尘土般密集。
接下来的两句"借风为力终无赖,与水何缘却托生",杨花借助风的力量四处飘荡,显得有些无奈,暗示了它们无法自主的命运;而与水的关系则象征着它们的生命轮回,可能意味着随流水而去,融入自然。
"看雀啅金新蕊破,爱蜂撩玉小团轻"描绘了鸟儿啄食花蕊,蜜蜂轻盈地采蜜的生动画面,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景。"踏歌女子空连臂"借踏歌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杨花飘落的惋惜,仿佛她们徒然伸出手臂挽留,却无法留住春天的流逝。
最后一句"唤不归来信薄情"以人的情感投射到杨花上,感叹杨花的无情,也寓言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展现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游宦东州识老成,坐间谈笑欲风生。
人如元祐气尤直,诗不江西语自清。
雪棹非缘寻旧隐,夜床端欲对难兄。
行闻太史奏星聚,四皓联珠临四明。
雁荡冠天下,灵岩尤绝奇。
烟霞列屏障,日月明旌旗。
岩前有卓笔,可以书雄词。天聪况非遥,?然听无疑。
愿起灵湫龙,霖雨行何为。
愿用真柱石,永支廊庙危。
愿煽造化炉,四海归淳熙。
愿招鸾凤友,朝廷相羽仪。
何人梦石室,妄诞夸一时。
那能了世缘,未兑贪嗔痴。
名山误见污,公议安可欺。
愿借灵湫水,一洗了堂碑。
诗以寄老禅,狂言勿吾嗤。
唐宋诗人六七作,李杜韩柳欧苏黄。
近来江西立宗派,妙句更推韩子苍。
非坡非谷自一家,鼎中一脔曾已尝。
丈人珍重赠全集,开卷烂然光焰长。
诗如此公固足贵,赐出仁者尤难忘。
兼金白璧不足道,愿宝兹集为家藏。
鲰生幸脱场屋累,老境欲入诗门墙。
古诗三百未能学,句法且学今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