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窍初鸣竹径荫,茶炉声细石泉深。
谁知千顷沧浪濯,未了卢仝七碗心。
蚓窍初鸣竹径荫,茶炉声细石泉深。
谁知千顷沧浪濯,未了卢仝七碗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煮茶之乐与自然之美的和谐交融。首句“蚓窍初鸣竹径荫”,以蚯蚓在湿润的土壤中活动的声音作为背景音,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竹径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幽静,为煮茶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接着,“茶炉声细石泉深”一句,将煮茶的过程与清澈的泉水相联系,茶炉的微弱声响与深邃的石泉形成对比,既表现了煮茶的细致过程,也暗示了水源的纯净与丰富。
后两句“谁知千顷沧浪濯,未了卢仝七碗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引用了唐代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典故,表达了对茶的深深喜爱和追求。卢仝在诗中曾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这里的“千顷沧浪濯”可能象征着茶的广阔境界和洗涤心灵的力量,而“未了卢仝七碗心”则表达了对茶道精神的无限向往和追求,即使饮尽七碗,仍觉意犹未尽,心有所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煮茶的雅趣与自然之美,同时也传达了对茶文化深刻内涵的感悟和追求。
立春数日间,梅花未多睹。
书窗有折枝,每浸则微吐。
残编宵未眠,卯酒朝自举。
时闻递幽香,似接谭妙语。
林园何人家,厥地非容与。
曾知将军祠,老木瞰江浒。
时中几及之,欲往遭雪阻。
莫要居士曲,但费先生楮。
前朝得霜霁,决意唤鸣橹。
肩舆已出门,邂逅谒吾侣。
忽焉头岑岑,归卧更侵膂。
或者疟为祟,又意瘴莫禦。
杯铛且弃置,药饵事煎煮。
岂唯病独然,阴云重弥宇。
羲之嗜山水,誓墓不自许。
涪翁访岑公,亦叹连朝雨。
世人肆贪求,妄意辄簪组。
宁知一笑适,亦自有从拒。
天云会当开,我病亦应愈。
但恐梅之花,蹁跹如化羽。
《得晴欲过江访梅已忽病作天亦复阴怅然有赋》【宋·赵蕃】立春数日间,梅花未多睹。书窗有折枝,每浸则微吐。残编宵未眠,卯酒朝自举。时闻递幽香,似接谭妙语。林园何人家,厥地非容与。曾知将军祠,老木瞰江浒。时中几及之,欲往遭雪阻。莫要居士曲,但费先生楮。前朝得霜霁,决意唤鸣橹。肩舆已出门,邂逅谒吾侣。忽焉头岑岑,归卧更侵膂。或者疟为祟,又意瘴莫禦。杯铛且弃置,药饵事煎煮。岂唯病独然,阴云重弥宇。羲之嗜山水,誓墓不自许。涪翁访岑公,亦叹连朝雨。世人肆贪求,妄意辄簪组。宁知一笑适,亦自有从拒。天云会当开,我病亦应愈。但恐梅之花,蹁跹如化羽。
https://shici.929r.com/shici/6JqVuJfHv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