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称排山,崖容谓叠浪。
称谓岂本然,名字出想像。
翘首眄层峰,诚有翻波状。
谷神不独工,冰夷宛相向。
僧绍昔乘桴,依稀于此放。
海涛称排山,崖容谓叠浪。
称谓岂本然,名字出想像。
翘首眄层峰,诚有翻波状。
谷神不独工,冰夷宛相向。
僧绍昔乘桴,依稀于此放。
这首诗描绘了叠浪崖的壮丽景象,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结合,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首句“海涛称排山”,以“排山”形容海涛之壮观,形象地展现了海浪冲击山峦的磅礴气势。接着“崖容谓叠浪”,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岩石以生命,仿佛它们也参与了这波涛的层层叠加,生动地描绘了叠浪崖的独特风貌。
“称谓岂本然,名字出想像”,这两句揭示了自然景观名称的由来,既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也是对命名艺术的赞美,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美的发现与创造。
“翘首眄层峰,诚有翻波状”,诗人抬头远望,只见层层山峰如同翻滚的波浪,进一步强化了叠浪崖的动态美。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震撼,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感慨。
“谷神不独工,冰夷宛相向”,“谷神”指自然界的造物主,此处暗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冰夷”则可能是指古代神话中的水神,这里用来形容水的柔和与力量并存之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僧绍昔乘桴,依稀于此放”,引用历史人物僧绍乘筏游历的故事,象征着诗人在此地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呼应了前文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增添了诗作的历史文化底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叠浪崖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同时融入了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艺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