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心天地蕴,言语其精华。
本末惟一贯,根香非两家。
薄言采撷之,入口如含咀。
始知真滋味,熊掌不足语。
圣心天地蕴,言语其精华。
本末惟一贯,根香非两家。
薄言采撷之,入口如含咀。
始知真滋味,熊掌不足语。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文公书厨·含英咀华》。诗中,诗人以圣人之心为喻,表达了一种深邃的思想内涵,认为智慧和言语如同天地之间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本末惟一贯"强调了事物的根本与枝节之间内在的统一性,"根香非两家"则暗示了事物的本质不分彼此,只有深入理解和体验才能真正领会。接下来,诗人通过"薄言采撷之,入口如含咀"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知识的精心汲取和品味,仿佛在品尝珍贵的果实,慢慢体会其真谛。最后,诗人以"始知真滋味,熊掌不足语"来强调,真正的智慧远超过任何世俗的享受,即使是珍贵的熊掌也无法比拟。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凝练,体现了陈普对于学问和智慧的独特见解,以及对求知过程的赞美和珍视。
一干一花香出尘,一干数花香袭人。
幽花本出山谷品,国香何似沅湘春。
高洁棱棱石为偶,清籁萧萧竹为友。
草间荆棘短且疏,去取疑非画工手。
云谁爱作泥金披,为重此本千金宜。
谷风习习未见采,古意只有焦桐知。
供奉门庭净于水,图史如云集书几。
无言相对此同心,粉黛从人写桃李。
建溪新茗如环钩,土人食之除百忧。
呼童满注雪乳脚,使我坐失平生愁。
朝来定与两难弟,执手共瀹青瓷瓯。
腹藁已破五千卷,举身恨不登危楼。
玉川成仙几百载,清气渺渺散不收。
典衣开怀只沽酒,闭门却笑长安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