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山歌》
《梅山歌》全文
宋 / 章惇   形式: 古风

开梅山,开梅山,梅山万仞摩星躔。

扪萝鸟道十步九曲折,时有僵木横崖巅。

肩摩直下视南岳,回首蜀道犹平川。

人家迤逦见板屋,火耕硗多畬田。

穿堂之鼓堂壁悬,两头击鼓歌声传。

长藤酌酒跪而饮,何物爽口盐为先。

白巾裹髻衣错结,野花山果青垂肩。

如今丁口渐繁息,世界虽异如桃源。

熙宁天子圣虑远,命将传檄令开边。

给牛贷种使开恳,植桑种稻输缗钱。

不持寸刃得地一千里,王道荡荡尧为天。

大开庠序明礼教,抚柔新俗威无专。

小臣作诗备雅乐,梅山之崖诗可镌。

此诗可勒不可泯,颂声千古长潺潺。

(0)
鉴赏

这首《梅山歌》是宋代诗人章惇所作,描绘了梅山的壮丽景色与当地人民的生活风貌。诗中运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梅山的巍峨险峻、自然环境的原始质朴以及当地居民的淳朴生活。

首句“开梅山,开梅山”,以简洁有力的语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梅山的开垦与探索。接着,诗人通过“梅山万仞摩星躔”描绘出梅山的高耸入云,与星辰相接的壮观景象。随后,“扪萝鸟道十步九曲折”则形象地展示了攀登梅山的艰难与险峻,仿佛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如同鸟儿飞行的轨迹。

“肩摩直下视南岳,回首蜀道犹平川”两句,对比了梅山的险峻与远处的南岳、蜀道的平坦,突出了梅山的独特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接下来,“人家迤逦见板屋,火耕硗多畬田”描绘了梅山村落的分布与农耕活动,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简朴生活和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

“穿堂之鼓堂壁悬,两头击鼓歌声传”描述了梅山村落中特有的文化习俗,通过击鼓传声的方式传递信息或庆祝活动,体现了社区间的紧密联系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长藤酌酒跪而饮,何物爽口盐为先”则展现了当地人民在饮酒习俗中的独特方式,以及对盐的重视,反映了饮食文化的特色。

“白巾裹髻衣错结,野花山果青垂肩”描绘了梅山人民的服饰与日常生活的自然元素,体现出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如今丁口渐繁息,世界虽异如桃源”表达了梅山地区人口逐渐增加,生活状态与世隔绝,宛如世外桃源的美好愿景。

“熙宁天子圣虑远,命将传檄令开边”提到宋神宗时期,朝廷派遣将领开疆拓土,赋予梅山地区新的发展机遇。“给牛贷种使开恳,植桑种稻输缗钱”描述了政府提供物资支持,鼓励当地居民开垦土地,发展农业经济,促进社会进步。

“不持寸刃得地一千里,王道荡荡尧为天”赞扬了和平开疆的策略,强调了王道的广阔与仁德,与古代圣贤尧的治国理念相呼应。“大开庠序明礼教,抚柔新俗威无专”指出朝廷重视教育与道德教化,以温和手段引导新风俗,维护社会稳定。

最后,“小臣作诗备雅乐,梅山之崖诗可镌。此诗可勒不可泯,颂声千古长潺潺”表达了诗人对梅山及其人民的赞美之情,希望这首诗能够被刻在梅山的崖壁上,成为永恒的记忆,其颂扬之声将流传千古。

综上所述,《梅山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的诗歌,也是对历史时期社会变迁、文化传承与国家治理理念的反映。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山地区的独特魅力与人民的坚韧精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

作者介绍

章惇
朝代:宋

(1035—1106)建州浦城人,寓居苏州,字子厚。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熙宁初王安石秉政,擢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察访荆湖,用兵溪洞,拓境数百里,置沅州。元丰二年参知政事。坐事罢知蔡州,徙陈、定二州。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除知枢密院事。与司马光力辩免役法不可废,为刘挚、苏辙等所劾,黜知汝州。哲宗亲政,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引用蔡卞、蔡京等,倡“绍述”之说,尽复青苗、免役诸法。排挤元祐党人,报复仇怨,株连甚众。又反对还西夏故地,断绝岁赐,战争重兴。哲宗死,力阻议立徽宗。及徽宗立,累贬舒州团练副使、睦州居住
猜你喜欢

吉水寄阎侍御

何处怀君切,令人欲白头。

偶寻花外寺,独立水边楼。

不得论休戚,何因校献酬。

吟馀兴难尽,风笛起渔舟。

(0)

杪秋夕吟怀寄宋维先辈

江岛穷秋木叶稀,月高何处捣寒衣。

苦嗟不见登龙客,此夜悠悠一梦飞。

(0)

杂曲歌辞·其一舞马词

万玉朝宗凤扆,千金率领龙媒。

眄鼓凝骄躞蹀,听歌弄影徘徊。

(0)

殷卿宅夜宴

日暗城乌宿,天寒枥马嘶。

词人留上客,妓女出中闺。

积雪连灯照,回廊映竹迷。

太常今夜宴,谁不醉如泥。

(0)

五子守仙丸歌

返老成少是还丹,不得守仙亦大难。

愁见鬓斑令却黑,一日但服三十丸。

松竹本自无艳色,金液因从火制乾。

五子可定千秋旨,百岁如同一万年。

(0)

金虎白龙诗·其四

二气丹砂不足灵,真成真气用黄轻。

铅中有物丹中汞,人自迷津落路行。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