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予生不及晦翁,撰杖鹅湖观异同。
岂减游杨侍程子,未甘籍湜事韩公。
恨予生不及晦翁,撰杖鹅湖观异同。
岂减游杨侍程子,未甘籍湜事韩公。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七十翁吟七言十绝(其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上伟人生前未能相遇的遗憾与无限的情感。
“恨予生不及晦翁”,表达了诗人对不能与古代圣贤同时代的深深懊恼。这里的“晦翁”通常指的是孔子,孔子的时代早于诗人几百年,因此诗人无法见到孔子本人,只能通过后世传述的教诲来学习。
“撰杖鹅湖观异同”,则是说诗人在鹅湖边用手杖拐着步行,观赏自然界中的奇特景象,同时思考生命和宇宙中相同而又不同的规律。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哲学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岂减游杨侍程子”,诗人通过自比于古代名士,如同游子由、杨雄等人,去拜访当时的贤者如程颐、程颢兄弟,表达了自己渴望向往的境界和情怀。
“未甘籍湜事韩公”,则是说诗人对于历史上的名臣韩愈极为仰慕,但由于时代的隔阂,无法亲自去追随或学习他的事迹,因此感到不甘心。这里的“籍湜”指的是追寻、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圣贤和伟人的怀念,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
纷纷市道交,势利争攫取。
煌煌鼎食家,声色自缠纠。
畸人固寂寞,蓬藋侵瓮牖。
有时步虚曲,植杖话农亩。
清秋动幽兴,有月欠肴酒。
高轩肯相过,贤哉百乘友。
空寻奕秋诲,不与欢伯偶。
别来雁欲宾,晴喜鸠还妇。
村酤聊可载,草具亦何有。
饤饾止鱼虾,扶擎杂梨藕。
君侯反觞客,欲起辄被肘。
意重黄金百,气豁云梦九。
长篇继踵来,子建才八斗。
勉和若登山,吾诗真培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