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康山色似芙蓉,亦有云巢向此中。
九垒屏风金闪翠,千寻瀑布玉垂虹。
也知太白诗无敌,独羡王维画最工。
待我结茅同晚岁,不须骑鹤上崆峒。
西康山色似芙蓉,亦有云巢向此中。
九垒屏风金闪翠,千寻瀑布玉垂虹。
也知太白诗无敌,独羡王维画最工。
待我结茅同晚岁,不须骑鹤上崆峒。
这首诗描绘了西康山的壮丽景色,以“西康山色似芙蓉”开篇,将山色比作芙蓉,形象生动。接着,“亦有云巢向此中”,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间,仿佛有云筑之巢,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九垒屏风金闪翠”,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金色闪耀的屏风,翠绿与金黄交织,色彩鲜明,展现出山的雄伟与美丽。“千寻瀑布玉垂虹”,则以“千寻”夸张地形容瀑布之高,以“玉垂虹”比喻瀑布如玉带般从山间倾泻而下,形成彩虹般的美景,景象壮观。
“也知太白诗无敌,独羡王维画最工”,诗人表达了对李白诗歌和王维绘画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的作品无人能及,体现了对古代艺术大师的推崇。
最后,“待我结茅同晚岁,不须骑鹤上崆峒”,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晚年时能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不需要像仙人那样骑鹤飞升,直接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召公方伯尊,材亦圣人亚。
农时惮烦民,听讼甘棠下。
嗟今千室长,已耻问耕稼。
弹琴高堂上,欲以世为化。
道林真骨葬青霄,窣堵千秋未寂寥。
宝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
云泉别寺分三径,香山幽人止一瓢。
我亦鹫峰同听法,岁时歌员岂辞遥。
独卧南窗榻,翛然五六旬。
已闻邻杏好,故挽一枝春。
庆历公偕起,元丰我独伤。
两楹终昔梦,五鼎继前丧。
薰歇曾攀桂,甘留所憩棠。
素风知不坠,能世有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