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董文友已在山东》
《闻董文友已在山东》全文
清 / 陈玉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竟作十年别,何无一纸书?

传闻在东鲁,早晚下南徐。

客久才逾老,思深梦转疏。

灵光遗殿在,问尔赋何如?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玉璂所作的《闻董文友已在山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董文友长时间未见,却无书信往来的感慨与思念。诗人通过“竟作十年别,何无一纸书?”这两句,直接点明了与友人的久别和通信的缺失,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绪。接着,“传闻在东鲁,早晚下南徐。”两句则透露出对友人行踪的关切与期待,希望友人能尽快到达目的地。

“客久才逾老,思深梦转疏。”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年岁渐长,而思念却愈发深厚,以至于在梦中也难以寻觅到友人的身影,梦境变得越来越稀疏。最后,“灵光遗殿在,问尔赋何如?”诗人以景物反衬情感,用“灵光遗殿”这一富有诗意的意象,寄托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与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近况的关心与询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其才华的欣赏。

作者介绍
陈玉璂

陈玉璂
朝代:清

陈玉璂约公元一六八一年前后在世字赓明,号椒峰,江苏武进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二十年前后在世。少有大志,凡天文、地志、兵刑、礼乐、河渠、赋役等等,皆研究明悉。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十八年,试“博学鸿儒”科,罢归。玉璂苦学不息,夜中两眸欲合,辄以艾灼臂。为诗文下笔千言,旬日问动至盈尺,时称俊才。著有学文堂集四十三卷,及史论数百卷,(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谢氏梅园

纤腰冻欲折,来探前村雪。

幽禽莫相猜,岁寒心似铁。

(0)

古木空烟

淡烟漠漠古城头,老树拿云瞰碧流。

鸦背夕阳添晚景,就中描出一天秋。

(0)

送十三郎赴尉汉阳二首·其二

此地关情久,淳庞好士民。

向来同患难,今历几秋春。

綵棒迎新尉,绨袍说旧人。

为言昌谷老,寄语益相亲。

(0)

使君领客访湖庄分简斋茂林当日映群贤之句得群字

风流人物总能文,洗我榛芜久离群。

意气扫除投老障,浩歌惊起住山云。

风迎小队春三月,天与湖庄景十分。

七子赋诗皆宠武,刳肠犹不报慇勤。

(0)

念奴娇.林檎

禁烟过也,正东风浓拂,来禽奇绝。

翠叶修条千万点,轻染微红香雪。

霁景烘云,暖梢吹绽,浩荡春容阔。

棠阴已静,此花标韵终别。

犹记宝帖开缄,如何青李,与佳名齐列。

秀实甘芳莫待看,叶底匀圆堪折。

且赏琼苞,繁英插鬓,淡伫留风月。

宜将图画,有时凝想重阅。

(0)

一剪梅

不占前村占宝阶。芳影横斜积渐开。

水边竹外冷摇春,一带冲寒,香满襟怀。

管领东风要有才。频携歌酒上春台。

直须日日玉花前,金殿仙人,同赏同来。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