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吴有丈夫,气欲吞海水。
开口论世事,借箸对天子。
瑞节高如松,一岁几繁使。
秋水浮湘月,樽酒屡觏止。
言别不可攀,寥虚看云驶。
三吴有丈夫,气欲吞海水。
开口论世事,借箸对天子。
瑞节高如松,一岁几繁使。
秋水浮湘月,樽酒屡觏止。
言别不可攀,寥虚看云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胸怀大志、气概非凡的三吴男子形象。他目光如海,意气风发,敢于谈论时事,甚至在天子面前也毫不逊色,借着筷子表达自己的见解。他的身份尊贵,象征着权力与威严,如同挺拔的松树,一年四季都频繁地迎来送往。秋水与明月相映成趣,酒宴上佳肴美酒不断,宾主尽欢。然而,最终还是难逃离别的命运,诗人只能目送友人离去,心中满是空虚与不舍。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豪情壮志与离别的哀愁,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米芾以生动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使得整首诗既具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意味,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夕阳亭前车不发,南风吹尘暗城阙。
凌云醉客噤不言,蛙声乱起华林园。
城头鹿车走碌碌,洛阳少年美如玉。
宫中夜半牝鸡啼,千门万户皆翻覆。
金墉城,城近远,朝来暮去谁能免?
九原若见杨家姑,应问妇来何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