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招提境,萧然世外踪。
雨腥龙出洞,月冷鹤归松。
影露林间塔,声传涧底钟。
空门应不锁,常借白云封。
夜宿招提境,萧然世外踪。
雨腥龙出洞,月冷鹤归松。
影露林间塔,声传涧底钟。
空门应不锁,常借白云封。
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寓白塔寺偶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凡的山寺夜景。首句“夜宿招提境”,点明了诗人在寂静的佛寺中过夜,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萧然世外踪"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的清寂和超脱世俗的生活轨迹。
第二联“雨腥龙出洞,月冷鹤归松”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雨后的气息带着湿润的泥土味,仿佛龙从深山洞穴中探出头来;而月光下的松林显得格外清凉,鹤群悠然归巢,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气氛。
第三联“影露林间塔,声传涧底钟”则是视听结合,塔影在林间摇曳,反映出月光的婆娑,而山涧深处的钟声悠扬回荡,增添了寺庙的庄重与禅意。
最后一句“空门应不锁,常借白云封”,以“空门”暗指佛寺,表达出诗人对寺门常开、白云缭绕的想象,寓意佛法无边,僧侣们的心灵世界如同空门一般自由开放,不受世俗束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塔寺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与宁静的追求。
帝里记当日,赐第富相联。
惟君家最称著,桐木老参天。
三相勋庸才业,一代风流人物,继世赖君贤。
自合跻清要,小屈佐平川。
下车初,逢庆旦,听欢传。
冰清玉润,仁爱终始被江堧。
满泛黄花称寿,细看红萸枝健,和气霭芳筵。
隔日醉重九,千岁似今年。
芗林有何好,花蕊不惊秋。
千章云木,长见密叶翠光流。
中有三朝勋旧,早岁辞荣轩冕,归伴赤松游。
不羡鸳鸯侣,钟听景阳楼。
问向来,麟阁上,凤池头。
有谁能继,向来解印似苏州。
自是英姿绝俗,非我与时违异,何用衣羊裘。
况得长生趣,千岁肯怀忧。
寥亮度弦管,笑语集簪缨。
又逢华旦争庆,豪杰为时生。
犹对中秋月影,渐放重阳菊蕊,万宝正西成。
爽气知多少,天赋满襟灵。
擅词华,追鲍谢,踵斯冰。
入趋禁近,出镇藩辅早辞荣。
休恋平湖佳致,好为苍生重起,归去侍宸庭。
一德及元□,千载致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