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朝衫脱却,那须带阔冠峨。
尘中羁绊,辗转误人多。
争似幕天席地,何处好、何处高歌。
歌成了,自酬自唱,私淑老东坡。
如何还艳羡,山中起蛰,泽畔飞梭。
任风驱浪捲,井自无波。
问我他年经济,关心在、园卉庭柯。
逍遥乐,閒中布置,未雨剪青蓑。
归去来兮,朝衫脱却,那须带阔冠峨。
尘中羁绊,辗转误人多。
争似幕天席地,何处好、何处高歌。
歌成了,自酬自唱,私淑老东坡。
如何还艳羡,山中起蛰,泽畔飞梭。
任风驱浪捲,井自无波。
问我他年经济,关心在、园卉庭柯。
逍遥乐,閒中布置,未雨剪青蓑。
这首词以"归去来兮"开篇,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决心摆脱束缚,回归自然的心境。"朝衫脱却,那须带阔冠峨"形象地描绘了卸下繁复官服,追求简单生活的意愿。接下来,词人感慨尘世纷扰,羁绊太多,使人迷失,相比之下,他更向往"幕天席地"的自由生活,在大自然中高歌自娱。
"歌成了,自酬自唱,私淑老东坡"一句,借苏轼的豪放洒脱,抒发自己独立不群的情感,表示对古代文人风骨的敬仰。词人进一步表达,不再羡慕山中蛰伏或水边劳作的生活,而是选择在风雨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专注于园艺与逍遥。
"问我他年经济,关心在、园卉庭柯"体现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设想,即使身处闲暇,也能在琐事中找到乐趣,提前为未来做好准备。最后,"逍遥乐,閒中布置,未雨剪青蓑"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与苏轼的韵脚相和,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和田园诗意生活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