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的情绪。"小雨湿黄昏"设定了一个阴霾而又略带潮湿感的下午场景,通过"重午佳辰独掩门"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时光里选择了独自一人关上门,享受或者说忍受这份孤独。接下来的"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则是对这种孤寂之情的进一步渲染,燕子带着雏鸟一同离去,留给诗人的是一种灵魂逐渐消散的感觉。
"空向梁间觅宿痕"中,"觅"字用得十分传神,它既可以是寻找,也可以是抚摸,那份对往昔岁月的追念和留恋,是那么地深刻而又细腻。"客舍宛如村"则是对当前居所的感慨,可能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模糊记忆,或许是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某种比喻。
最后两句"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寂寞中,渴望有人可以分享心中的喜悦与忧愁,但似乎除了那莺莺的鸟鸣之外,再无他人能懂得这份深藏的情感。"恰似当时枕上闻"则是对过去某个瞬间声音的回忆,那种声音,如今听来,依旧能够唤起心中的波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
戈船健儿不习马,兵气无能震屋瓦。
羽书调入白狼川,去伤此日归何年。
南人膏血溅北虏,饷金百万消如土。
兵马空多深未策,封章徒乞内帑金。
绯袍昔走金山寺,拳石焉能著多骑。
蛮女新兵簇塞云,成功或在娘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