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何日许为邻,愧尔东南漂泊人。
纵有桃源堪避世,已无渔子解知津。
青山何日许为邻,愧尔东南漂泊人。
纵有桃源堪避世,已无渔子解知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所作的《和答陈宜山居寄示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陈宜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其漂泊生涯的关切。首句“青山何日许为邻”,以青山为背景,暗示了对宁静隐居生活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能与友人共享山水之乐。然而,“愧尔东南漂泊人”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长期在外奔波的同情和对自己未能提供帮助的自责。
接下来两句“纵有桃源堪避世,已无渔子解知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即使有如桃花源般的理想之地可以逃避尘世纷扰,但现实中却没有像渔夫那样了解并指引通往那里的路径的人。这既是对友人境遇的写照,也寓含了对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青山、桃源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境遇的深沉关怀。
往事流波卷。怅怀中都梁香散,白头韩掾。
剩得弯弯眉子月,曾照梨花庭院。
也曾照桃花人面。
蓦地仙裙留不住,被春风剪断同心缠。
雁桥畔,落红满。经行卧起思量遍。
更思量凤头钗小,鸦头袜浅。
消息东墙浑咫尺,三日那曾不见。
谁料得流年偷换。
俯仰坠欢成隔世,小重山未抵春人远。
离梦醒,镇凄断。
俊人逸兴,扫笔锋、琅然老圃清霜。
描取秋容,隐撑天骨,悬知百卉无当。露棱作芒。
染墨痕、神似丹黄。
只闲闲、几朵寒花,浅于疏柳胜柔桑。
当日石钟盘礴,正枝翘铁干,叶镂冰肠。
负手行吟,挥毫草檄,移情宛在孤芳。坐观大荒。
共岭梅、一样苍凉。是云台、缓带风怀,日长闻妙香。
有美清扬,立而望之,玉树竦然。
看凤鞋双止,起时剡剡,蝶裙一搦,去影翩翩。
作意跗平,生憎指约,角逐花阴惯比肩。
堪怜处,只风廊易响,雪印难圆。鸦头罗袜新妍。
躧利屣休劳小妹牵。
试寻芳野绿,地同缋罽,垂趺霜白,天是华鬘。
宛转惊鸿,轻盈飞燕,论袅娜何如步步莲。
吾含笑,笑贫家黄九,输与坡仙。
方山居士画扇。快似并州剪。
左右修篁时,其閒有、峥嵘观。苔披滑点点。苍龙藓。
掉尾青鸾璨。翠雯展。连蜷虎伏,几听风雨酣战。
万竿摇绿,彷佛到、潇湘岸。有客无言冷处看。转眼。
难君齐下双管。
鸳瓦犹明,猊炉欲烬,野桥凄断渔船。
能几时留,尖风勒过残年。
飘尘掩尽晶莹质,傍墙阴、攒簇堪怜。却依然。
沟水流澌,禁树笼烟。
当初散漫天花舞,尽粉妆绮阁,玉甃银川。
淡月而今,垂光不到楼边。
遥山晴望时明灭,噤余寒、倚醉无眠。更开帘。
尚印飞鸿,莫冻啼鹃。
小楼客思,人日风光,相对清惋。
念念灵峰,红萼破寒初展。
残雪钟边山远近,小诗驴背春深浅。
待幽寻,只苍苔故径,别怀怎遣。记细舸、平湖才见。
栏外回风,吹滟金线。觅梦虚亭,剩有冻禽凄断。
空水青摇分袂影,高花间作听经伴。
忍孤踪,傍芳栏,百回千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