苾刍捧塔,示空寂身。于菟对我,示心境真。
手把宝书,而不展玩。又示解空,文字不断。
苾刍捧塔,示空寂身。于菟对我,示心境真。
手把宝书,而不展玩。又示解空,文字不断。
这首诗以“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为背景,描绘了那迦犀那尊者的形象与精神境界。通过“苾刍捧塔,示空寂身”,诗人借由僧侣手持佛塔的动作,象征着对空无与寂灭的理解和追求。接着,“于菟对我,示心境真”,以老虎(于菟)的形象,暗示那迦犀那尊者内心的纯净与真实,不被外物所扰。
“手把宝书,而不展玩”,这一句则进一步展现了那迦犀那尊者的智慧与修为,他手中握着珍贵的书籍,却并未打开阅读,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超越,更是对文字背后深意的领悟,体现了他对解空之道的深刻理解,即文字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背后的真理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不仅赞美了那迦犀那尊者的高洁品格和深邃智慧,也传达了佛教中关于空性、真我、智慧与解脱的哲学思想,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