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行且逝,寸腑摧复残。
阳晖悬太穹,不照幽谷兰。
南门郁深翠,夹树风生湍。
送我无能留,黯惨城西山。
浮名靡坚性,天地吾蜗蛮。
剥落到颜色,谁谅心力殚?
车轮行且逝,寸腑摧复残。
阳晖悬太穹,不照幽谷兰。
南门郁深翠,夹树风生湍。
送我无能留,黯惨城西山。
浮名靡坚性,天地吾蜗蛮。
剥落到颜色,谁谅心力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行途中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的复杂交织。首句“车轮行且逝,寸腑摧复残”以车轮的前行喻指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接着,“阳晖悬太穹,不照幽谷兰”一句,通过对比阳光普照与幽谷中兰花的暗淡,象征着世间的光明与黑暗并存,美好与不幸共存的主题。
“南门郁深翠,夹树风生湍”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绿色的树木与流动的水流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活力的画面。然而,随后的“送我无能留,黯惨城西山”则转而表达出一种离别与不舍的情感,城西山的黯然景象似乎预示着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孤独。
“浮名靡坚性,天地吾蜗蛮”一句,诗人反思了世俗的虚名与个人的真实本性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和对自我真实的追求。“剥落到颜色,谁谅心力殚?”则是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总结,面对岁月的侵蚀,内心的疲惫与痛苦无人理解,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