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成眠恼漏迟,披衣兀坐倚篷时。
行踪到处同萍梗,别梦连宵怅柳枝。
易长愁苗花夜合,难抛情种豆相思。
明朝又作寻巢燕,未识朱门更傍谁。
夜不成眠恼漏迟,披衣兀坐倚篷时。
行踪到处同萍梗,别梦连宵怅柳枝。
易长愁苗花夜合,难抛情种豆相思。
明朝又作寻巢燕,未识朱门更傍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夜不能眠的复杂心情。首联“夜不成眠恼漏迟,披衣兀坐倚篷时”直接点明了诗人因无法入眠而烦恼,只能披衣独坐,倚靠在船篷上,形象地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颔联“行踪到处同萍梗,别梦连宵怅柳枝”运用比喻手法,将行踪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暗示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通过“别梦连宵怅柳枝”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离别的哀愁。
颈联“易长愁苗花夜合,难抛情种豆相思”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将愁绪比作容易生长的花苗,难以抑制;而“情种豆相思”则以豆子比喻深情,难以割舍。尾联“明朝又作寻巢燕,未识朱门更傍谁”以燕子为喻,预示着明天又将开始新的漂泊,但未来何处落脚,心中充满了不确定和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旅途中面对孤独、离别、愁苦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时的复杂心境,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空池但有竹柏影,初月窥人海东岭。
吾衣拖碧如远山,欲化云痕落千顷。
远山如鬟如画屏,薄烟染为荷叶青。
画屏一扇一鬟倚,春泉作佩风泠泠。
梵呗不鸣塔铃语,孤鹤飞来月方午。
定月不扰诸天眠,高鹤能令万象俯。
天花一拂层殿开,芙蓉捧出金银台。
明边虹影挂松树,暗中露气生莓苔。
斯时独客旷无住,身可栖瓢且浮去。
放歌溟渤五岳小,浴梦蓬莱万星曙。
寸心静得絪缊香,瘦猿斜睇西玉梁。
谁知空谷清钟夜,绝似人间暮雨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