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流入北城阴,小筑祗园切禁林。
阁上旃檀风细细,水边云树影沈沈。
天花晓落千门雨,仙梵寒飘万井砧。
咫尺青莲成净土,将因不染印禅心。
西湖流入北城阴,小筑祗园切禁林。
阁上旃檀风细细,水边云树影沈沈。
天花晓落千门雨,仙梵寒飘万井砧。
咫尺青莲成净土,将因不染印禅心。
这首诗描绘了莲花庵水亭的静谧与清幽之景。首联“西湖流入北城阴,小筑祗园切禁林”以西湖的流水与小筑的环境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颔联“阁上旃檀风细细,水边云树影沈沈”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阁上的香气与水边的树影,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颈联“天花晓落千门雨,仙梵寒飘万井砧”则通过清晨的雨滴和远处的砧声,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的流动感,仿佛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韵律。尾联“咫尺青莲成净土,将因不染印禅心”表达了诗人对清净之地的向往,以及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纯净的愿望,体现了佛教思想对诗人的影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
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
帽今在顶上,君已归泉中。
物故犹堪用,人亡不可逢。
岐山今夜月,坟树正秋风。
花落鸟嘤嘤,南归称野情。
月宜秦岭宿,春好蜀江行。
乡路通云栈,郊扉近锦城。
乌台陟冈送,人羡别时荣。
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绮紫氛氲。
开缄日映晚霞色,满幅风生秋水纹。
为褥欲裁怜叶破,制裘将翦惜花分。
不如缝作合欢被,寤寐相思如对君。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