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当年旧县基,独留孤庙想陈隋。
水过山脚无寻处,路绕云根有断时。
雉堞草荒埋废础,鹅峰苔老剥残碑。
危阑却倚青冥望,入眼分明自有诗。
不见当年旧县基,独留孤庙想陈隋。
水过山脚无寻处,路绕云根有断时。
雉堞草荒埋废础,鹅峰苔老剥残碑。
危阑却倚青冥望,入眼分明自有诗。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次宋县令邹补之岩口石壁留题之作》描绘了一幅历史遗迹的沧桑画面。首句"不见当年旧县基"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繁华的县治消失的感慨,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接着的"独留孤庙想陈隋"进一步强调了眼前的孤庙,让人联想到遥远的陈隋时代,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水过山脚无寻处,路绕云根有断时"通过山水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时间的无情,使得曾经的痕迹变得难以追寻。"雉堞草荒埋废础,鹅峰苔老剥残碑"两句,以具体的景物如废弃的城墙、长满青苔的碑文,形象地刻画出遗址的荒凉与衰败。
最后两句"危阑却倚青冥望,入眼分明自有诗",诗人站在高处,凭栏远眺,感叹眼前景象蕴含的深沉历史诗意,寓言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世事无常的领悟。整体上,这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敬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今古相传,昌阳胜地,好修六度三坛。
休心绝虑,颐养紫金丹。
玉洞收归万化,昆冈上、风月珊珊。
云光聚,三田结秀,返老变童颜。
玄关牢锁闭,金婴玉姹,仙诏追攀。
挂六天如意,复采芝兰。
杳杳长天高举,飘飘聚、罗列仙班。
君知否,缘深行广,达道本非难。
岁运推迁。时正遇,十月小春天。
老人生灿,玉绳低纵,云汉高悬。
晓来佳气聚,庆谪仙、初驻云骈。
应良缘,渐重敷素艳,复阐金莲。飘然。
尘情一荡,志归清静禀根原。
鼎炉烹炼,河车搬运,丹满三田。
洞房辉焕处,会虎龙、婴姹团圆。表长年。
傲龟龄鹤算,永劫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