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韔骍弓越劲秋,平冈草浅骋骅骝。
雁行狗监牵丝鞚,马上鹰师臂绣韝。
风漾铃声金替戾,雪开峰面玉雕锼。
批麻丙夜斟民事,讵为从禽暂解忧。
虎韔骍弓越劲秋,平冈草浅骋骅骝。
雁行狗监牵丝鞚,马上鹰师臂绣韝。
风漾铃声金替戾,雪开峰面玉雕锼。
批麻丙夜斟民事,讵为从禽暂解忧。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狩猎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宫廷生活气息和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
首句“虎韔骍弓越劲秋”,以“虎韔”和“骍弓”点明狩猎的工具,箭矢劲射,秋风凛冽,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接着“平冈草浅骋骅骝”,描绘了一片开阔的草地,骏马在平缓的山岗上驰骋,展现出狩猎时的豪迈与自由。
“雁行狗监牵丝鞚,马上鹰师臂绣韝”两句,通过“雁行”、“狗监”、“丝鞚”、“马上鹰师”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狩猎队伍的组织与分工,以及猎犬、猎鹰在狩猎中的作用,体现了古代狩猎活动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风漾铃声金替戾,雪开峰面玉雕锼”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雪赋予情感,铃声在风中飘荡,如同金石之音,雪覆盖的山峰仿佛被雕刻成玉,形象地描绘了狩猎环境的壮丽与和谐。
最后,“批麻丙夜斟民事,讵为从禽暂解忧”两句,转而描述了夜晚的忙碌,批阅文书,处理政务,虽身处狩猎的欢乐之中,但不忘国家大事,体现了皇帝作为君主的职责与担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代宫廷狩猎活动的壮观景象,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对国家事务的关心与责任感,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历史价值的作品。
小孤有石如虎蹲,西望屹作长江门。
洪涛万古就绳墨,虽有劲势不敢奔。
大哉禹功悉经理,何必有志今能存。
大者为纲小者纪,不徒百谷知王尊。
灵祠正在石壁下,我来适值秋风昏。
明朝东行吊碣石,更与寻河问九源。
初秋白露降,爽气迫虚帏。
薄林方泥泥,洒汉复霏霏。
暗袭玉堂悄,斜飘金掌微。
鹤眠寒屡警,萤火湿犹飞。
叶垂知月朗,花艳怯阳晞。
兰饮畏朝坠,草沾伤夕归。
为霜当夙戒,去日漫增欷。
俜停吴宫女,三月采蔷薇。
挹彼枝上香,散入舞裳衣。
千岁亦不灭,但恐愿相违。
君子保世泽,在久愈光辉。
月出万籁静,岩宿紫烟深。
邂逅逢清景,飘萧澄素襟。
久辞蓬莱苑,复忆嵩高岑。
扫雪待白鹄,凌霄看翠禽。
如何较奇赏,而此事幽寻。
虽负简书畏,还希金玉音。
泾暗泉移涧,风疏星满林。
愿持千里意,空外写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