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亦斋即事·其二》
《亦斋即事·其二》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亦斋本是涉川器,暂以琴书寄兴游。

不羡帆樯多锦缆,宁甘飘泊一虚舟。

编摹自觉忘鱼鸟,吟弄何妨问斗牛。

况有考亭真迹在,忍教孟浪负前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熙春在亦斋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亦斋本是涉川器”,以“涉川器”比喻亦斋,暗示其具备渡过人生波折的能力,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暂以琴书寄兴游”则透露出诗人暂时将自己沉浸在音乐与书籍的世界中,寻求心灵的寄托与放松。

“不羡帆樯多锦缆,宁甘飘泊一虚舟”两句,通过对比帆船的奢华与自己的简朴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诗人选择了一种看似孤独的生活方式,但内心却充满了满足与宁静。

“编摩自觉忘鱼鸟,吟弄何妨问斗牛”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他仿佛已经超脱于世俗的束缚,与自然融为一体,无论是鱼鸟还是星辰,都能成为他思考的对象。这里的“编摩”可能指的是整理思绪或记录心得,而“吟弄问斗牛”则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与探索。

最后,“况有考亭真迹在,忍教孟浪负前修”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追求。考亭,即朱熹讲学之地,这里的“真迹”可能指朱熹的著作或思想。诗人表示,即使身处简陋之居,也不愿轻率行事,辜负了先贤的教诲,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贵阳廨中

天涯二月早芳菲,官舍何曾远翠微。

如此溪山堪累月,杜鹃犹道不如归。

(0)

寄远

日暮登楼强自歌,陌头杨柳望中多。

思君书剑天涯客,三月春光有几何。

(0)

题赵文度画西溪梅花

欲雪不雪天凄凄,南枝北枝开渐齐。

因访梅花过桥去,始知春在西溪西。

(0)

雨夜·其二

一片秋光逼夜生,凄凉客思梦还惊。

烛花落尽更筹远,惟有寒螀送雨声。

(0)

题岱宗图

云根崒嵂磴千盘,涧壑淙淙响急湍。

红日霞扶半夜起,苍丛雪积四时寒。

(0)

玉立亭

落日孤亭依翠微,高僧曾此悟禅机。

浮云犹作人间幻,一片间随秋鸟飞。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