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幽思杳。栖迟自叹,离群孤鸟。
万里云翔,海树去相依绕。
邻笛一声唤起,忆共听、朱丝雅调。还自笑。
当年已愧,孙登清啸。清扰。
回首分飞,怅落落相期,望高崧少。
会鲜离多,经世又谁曾了。
二子况成陈迹,落月满、屋梁空照。庭户晓。
得意眼中人少。
竹林幽思杳。栖迟自叹,离群孤鸟。
万里云翔,海树去相依绕。
邻笛一声唤起,忆共听、朱丝雅调。还自笑。
当年已愧,孙登清啸。清扰。
回首分飞,怅落落相期,望高崧少。
会鲜离多,经世又谁曾了。
二子况成陈迹,落月满、屋梁空照。庭户晓。
得意眼中人少。
这首元代王恽的《玉漏迟·答南乐令周干臣来篇》描绘了一幅竹林深处的静思画面,诗人以自我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怀旧之情。"竹林幽思杳"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深沉思考。
"栖迟自叹,离群孤鸟"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离群独处的感慨,将自己比作一只远离群体的孤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接下来,诗人通过想象万里云翔、海树环绕的画面,寄托对远方朋友的思念,笛声的响起则勾起了共同的美好回忆。
"还自笑。当年已愧,孙登清啸"中,诗人自嘲过去的某些遗憾,提及古人孙登的清高啸歌,暗含对自己未能达到那种超然境界的自省。
"清扰。回首分飞,怅落落相期,望高崧少"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感伤,诗人感叹与友人分道扬镳,遥望高山,更觉形单影只。"会鲜离多,经世又谁曾了"表达出世事无常,人生聚散不定的无奈。
"二子况成陈迹,落月满、屋梁空照"借落月和空荡的屋梁,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昔日的友情已成为过去,只剩月光洒落,徒增寂寥。最后,"得意眼中人少"以景结情,揭示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心境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
昨解巴陵绂,将寻洛社盟。
璧埋真可惜,玉立尚如生。
旧辙冰天远,新茔雪濑清。
惟应带来鹤,解作断肠声。
东汉高士后,晚唐先辈家。
聚萤十年读,中鹄一毫差。
昔有人还贽,今无佛雨花。
水南士渊薮,弹铗不须嗟。
忽枉高轩访,殷勤不忍离。
虽书督邮考,率在过庭时。
辩素推三语,清尤畏四知。
归装无长物,一首后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