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阇黎悟未曾,与僧何不可言僧。
却怜佛子亲逢佛,因识能仁有不能。
试问阇黎悟未曾,与僧何不可言僧。
却怜佛子亲逢佛,因识能仁有不能。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题为《万寿寺口占赐方丈明鼎》。诗中以问答形式展开,探讨了悟道与言语、认识与理解之间的关系。
首句“试问阇黎悟未曾”,以“阇黎”指代僧人,提问是否已经悟道,引出对悟道本质的思考。接着,“与僧何不可言僧”,进一步追问,为何与僧人交谈时,似乎总有难以言说之处,暗示悟道者与未悟者在沟通上的隔阂。
后两句“却怜佛子亲逢佛,因识能仁有不能”,转而表达对佛子直接遇见佛陀的羡慕,以及认识到即使佛陀也有无法完全传达真理的局限性。这里巧妙地将个人经验与普遍真理相联系,探讨了悟道过程中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对话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悟道、言语与理解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