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到知非非己频,惭无大力救时迍。
诗书仍向青毡旧,冠带聊从白发新。
伏野未谋莘乐稳,登朝难免杞忧臻。
东风今日回寒谷,又是浮生一岁春。
年到知非非己频,惭无大力救时迍。
诗书仍向青毡旧,冠带聊从白发新。
伏野未谋莘乐稳,登朝难免杞忧臻。
东风今日回寒谷,又是浮生一岁春。
此诗《元旦》由明代诗人萧光绪所作,描绘了诗人对新年到来的感慨与期待。首句“年到知非非己频”,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感叹自己在时间的洪流中显得渺小无力。接着,“惭无大力救时迍”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忧虑和无力感,他自认无法以一己之力改变时局的困顿。
“诗书仍向青毡旧,冠带聊从白发新。”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即使年华老去,依然心怀对知识与文化的敬仰,通过读书学习来充实自我。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传统礼俗的遵循,即便是在新一年的开始,也以新的面貌继续着对传统的尊重。
“伏野未谋莘乐稳,登朝难免杞忧臻。”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复杂心境。在田野间劳作未得安宁,而在朝廷之上,忧国忧民之心却难以避免。这里既有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怀,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最后,“东风今日回寒谷,又是浮生一岁春。”诗人以自然界的轮回比喻人生的起伏,春风拂过寒冷的山谷,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象征着新的一年又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开始。这句话既是对新年到来的喜悦,也是对生命不断循环、希望永存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哲学色彩。
花梦留春,柳烟迎晚。雨后阑干绿浅。
小榼煎兰,轻衫躤草,总是年时游伴。
偏几番腰鼓,早占了、秋千别院。
一般画里楼台,何人添写芳钿。多事翠觞频劝。
便醉向东风,酒愁难浣。
倚剑心孤,题裙约误,搀入琼华幽怨。
旅鬓成丝否,怕图上、吴绫羞见。
烟外啼鸦,销魂如赋秋苑。
暮雨南楼,蓦声声、带得边愁一片。
羁枕正悽,西风燕归催换。
玉关字侧黄昏,断影掠、钿筝心眼。年年。
是衡阳、极浦春程流转。千里故人远。
料江湖梦稳,不关寒暖。减烛误,秋橹到,酒醒肠断。
天涯满目云罗,莫赚它、春波鸥伴。谁惯。
有长门、月明镫暗。
昏鸦啼涩。近连桥、路暗雨如织。
孤云一逝何处,门巷乱、苔花綦迹。
薄暝流飙,旋起渐、尘动欹壁。
甚燕燕、凄语东邻,此地无人解吹笛。
天涯酒醒消魂极。但悤悤、酹地空尊泣。
文章枉换羁旅,零落尽、茂陵残笔。
夜壑孤吟,应省今朝、过了寒食。
待剪纸、重与招魂,梦断枫林黑。
斗柄危楼揭。望中原、盘雕没处,青山一发。
连海西风掀尘黯,卷入关榆悴叶。
尚遮定、浮云明灭。
烽火十三屏前路,照巫闾、知是谁家月。
辽鹤语,正呜咽。微闻殿角春雷发。
总难醒、十洲浓梦,桑田坐阅。
衔石冤禽寒不起,满眼秋鲸鳞甲。
莫道是、昆池初劫。
负壑藏舟寻常事,怕苍黄、柱触共工折。
天外倚,剑花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