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早》
《春早》全文
唐 / 韦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闻莺才觉晓,闭户已知晴。

一带窗间月,斜穿枕上生。

(0)
注释
闻莺:听见黄莺的叫声。
闭户:关门,此处指待在家里。
已知晴:已经知道天气晴朗。
一带窗间月:一弯月牙在窗户之间出现。
斜穿枕上生:月光斜照在枕头上,仿佛月亮生长在那里。
翻译
听到黄莺的叫声才惊醒,关着门就已经知道天亮了。
一弯月儿在窗户间显现,斜斜地照在枕头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宜人的春晨景象。"闻莺才觉晓",意指清晨听见莺鸟的歌唱,方知天已亮了,这里的“莺”通常指的是黄鹂或其他早鸣的鸟类,通过鸟鸣来感知曦光初照,可见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受。

"闭户已知晴"则是说即便不出门,只需关上门窗,就能从室内感觉到外面的天气是否晴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日清晨的宁静与和谐的情趣,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感知。

"一带窗间月,斜穿枕上生"中,“一带”形容月光如同细带般流动,透过窗棂,映照在床榻之间。月色柔和,恰似一条银白色的细带,从窗缝中悄然滑入室内,直至枕畔。这两句描写了夜深人静时分,诗人仰卧于床,享受着窗外泼进的清辉与宁谧。

整首诗通过对春早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之美和生活的情趣,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追求。

作者介绍
韦庄

韦庄
朝代:唐   字:端己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生辰:约836年- 约910年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
猜你喜欢

陪陈立道中书泛湖二首

弦管丛中画舫行,都人一一贺升平。
飞鸿不识人间事,犹作穷边肠断声。

(0)

钱塘江三首

扁舟东下白云乡,一水牵愁万里长。
多谢白鸥閒不去,知余机事近来忘。

(0)

三用喜雨韵三首

雨缶云瓶剖阿香,瀰漫何处办玄苍。
衰翁顦顇忧三伏,古佛慈悲赐一凉。
但愿有缘乘款段,岂应无梦驾偏箱。
西风谷口秋田熟,休问奇章与赞皇。

(0)

满江红·万里长江

万里长江,天与限、东南吴楚。
何人者,提英□□,指鞭欲渡。
孟德舳舻烟赤壁,佛狸心胆寒瓜步。
问波涛、说尽几英雄,今犹古。
中原地,纷(下缺)。

(0)

水龙吟·自侧金卮

自侧金卮,临风一笑,酒容吹尽。
恨东风、忙去熏桃染柳,不念淡妆人冷。
惊鸿去後,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细看来,只怕蕊仙不肯,让梅花俊。

(0)

湘春夜月·近清明

近清明。
翠禽枝上消魂。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
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