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莺才觉晓,闭户已知晴。
一带窗间月,斜穿枕上生。
闻莺才觉晓,闭户已知晴。
一带窗间月,斜穿枕上生。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宜人的春晨景象。"闻莺才觉晓",意指清晨听见莺鸟的歌唱,方知天已亮了,这里的“莺”通常指的是黄鹂或其他早鸣的鸟类,通过鸟鸣来感知曦光初照,可见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受。
"闭户已知晴"则是说即便不出门,只需关上门窗,就能从室内感觉到外面的天气是否晴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日清晨的宁静与和谐的情趣,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感知。
"一带窗间月,斜穿枕上生"中,“一带”形容月光如同细带般流动,透过窗棂,映照在床榻之间。月色柔和,恰似一条银白色的细带,从窗缝中悄然滑入室内,直至枕畔。这两句描写了夜深人静时分,诗人仰卧于床,享受着窗外泼进的清辉与宁谧。
整首诗通过对春早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之美和生活的情趣,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追求。
近清明。
翠禽枝上消魂。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
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