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经马嵬驿,见说坡前客。
一从屠贵妃,生女愁倾国。
是日芙蓉花,不如秋草色。
当时嫁匹夫,不妨得头白。
常经马嵬驿,见说坡前客。
一从屠贵妃,生女愁倾国。
是日芙蓉花,不如秋草色。
当时嫁匹夫,不妨得头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马嵬驿所见所感,通过对过往历史的回顾,抒发了深沉的情感。其中“一从屠贵妃”一句,直接点出了唐玄宗李隆基因宠爱杨贵妃而导致安史之乱,国力大衰。这不仅是对个人恩怨的反思,更是一种时代悲哀的抒写。
“生女愁倾国”则深化了前一句的含义,通过“生女”二字暗示杨贵妃的美貌与命运,以及她对于国家所带来的不幸。这里的“愁”字,不仅是对杨贵妃个人命运的哀悼,也是对整个王朝衰败过程中的无奈与悲凉。
接下来的“是日芙蓉花,不如秋草色”,则是以鲜明的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与现实衰败之间强烈的对比之感。芙蓉花原本应当是盛放之物,却不及秋天枯黄的野草,这里的“芙蓉”象征着过去的辉煌,而“秋草”则代表了现在的萧瑟。
最后两句“当时嫁匹夫,不妨得头白”,则似乎是在叙述杨贵妃的命运,指她在最终被迫随唐玄宗出逃时,被迫嫁与一个普通人(匹夫),并且不介意自己变老、头发变白。这两句既是对杨贵妃个人悲剧的描摹,也是对整个时代巨变中个体命运无常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荣耀与现实衰败之间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