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余德甫吴明卿王元美再游张园·其五》
《同余德甫吴明卿王元美再游张园·其五》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零露隔金掌,长天转玉绳。

夜惊群象远,狂得寸心凭。

高树歌能立,危岩暗可登。

何当谢尘网,日日白云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游园时的静谧与深邃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露水、天空、树木、岩石等自然元素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零露隔金掌,长天转玉绳。” 开篇即以露珠与天空为引,金掌与玉绳的比喻,不仅展现了露珠在月光下的晶莹剔透,也暗示了天空的广阔与时间的流转。露珠与天空的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细微与宏大,也寓意着人生的短暂与永恒。

“夜惊群象远,狂得寸心凭。”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氛围,通过“夜惊”二字,描绘出夜色中万物的静寂与神秘,而“群象远”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接下来,“狂得寸心凭”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释放与追求,仿佛在夜色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高树歌能立,危岩暗可登。” 这两句诗中的“高树”与“危岩”,既是自然景观的描述,也是诗人精神状态的象征。高树上的歌声,或许是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危岩的攀登,则可能代表了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何当谢尘网,日日白云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远离尘世的纷扰,生活在一片纯净的白云之中,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许多文人墨客共同的心声,也是他们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位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它不仅具有艺术美感,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送岑圣眉北上·其三

曲江宴后袖香微,赐马春深骑渐肥。

天子好文知眷重,定因白发诏先归。

(0)

哭黄同五

寒风淅淅素帷开,生死交情心重催。

二老白头犹反服,三孤黄口未成哀。

哺乌尚歉生前愿,鵩鸟何期岁尽来。

知汝夜台悲痛绝,且含红泪奠三杯。

(0)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其二

河干从别后,两度隔秋霜。

不是怜聋俗,音书谁寄将。

如何琼玖赠,忽觉木樨香。

自匪承当者,空惭负晦堂。

(0)

送圆和尚还丹霞

自怜闻道寡,益怅别离情。

挂席又千里,秋风雁翅城。

丹霞何日到,白露满天行。

虽觉溪山异,还同一月明。

(0)

三城留别野望雨望两侄与任山有同赋

饮酒莫辞醉,别离方在兹。

晓风吹岸叶,散落珠江湄。

我客未旬日,子留尚几时。

相迟谢矰缴,颉顽淩天翨。

(0)

送十影上人入丹霞·其一

师又丹霞去,相逢何处期。

白云千嶂里,青笠独行时。

已识禅为障,方知悟是痴。

寒松与白石,稳卧不须疑。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