屟廊移得苎萝春,沉醉君王夜宴频。
台畔卧薪台上舞,可知同是不眠人。
屟廊移得苎萝春,沉醉君王夜宴频。
台畔卧薪台上舞,可知同是不眠人。
这首《吴宫词》由清代诗人庞鸣所作,描绘了吴宫中的一段历史故事,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情感的细腻描绘。
首句“屟廊移得苎萝春”,以“屟廊”这一特定的地点,引入了吴宫的春日景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之中。这里的“苎萝春”不仅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暗喻着吴国的繁荣与生机,通过“移得”二字,展现了诗人对这一场景的精心选取与巧妙构思。
次句“沉醉君王夜宴频”,则直接点明了吴宫中的奢华与热闹,以及君王的沉迷与享乐。夜宴的频繁举行,不仅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奢靡,也暗示了君王可能因此而疏于国事,埋下了后来吴国衰败的伏笔。
后两句“台畔卧薪台上舞,可知同是不眠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卧薪”与“台上舞”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并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方面,勾践在卧薪尝胆,为复国大业默默努力;另一方面,吴宫中的歌舞升平,君臣沉浸在欢愉之中。这两幅画面的对比,不仅凸显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深刻揭示了历史进程中个体选择与时代洪流之间的复杂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吴宫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情感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历史的沉重与人生的无奈,使读者在欣赏诗歌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深度与广度。
深闺白日静,熏香垂罗帱。
病起罢膏沐,淡若明河秋。
自汝入家门,操作苦不休。
蘋藻既鲜洁,牖户还绸缪。
丈夫志四方,钱刀非所求。
惜哉时未遇,林下聊优游。
相对理琴瑟,逸响随风流。
潜龙慎勿用,牝鸡乃贻羞。
寄言闺中子,柔顺其无忧。
东南王气,扫偏安旧习,江山整肃。
老桧苍松盘寝殿,夜夜蛟龙来宿。
翁仲衣冠,狮麟头角,静锁苔痕绿。
斜阳断碣,几人系马而读。
闻说物换星移,神山风雨,夜半幽灵哭。
不记当年开国日,元主泥人泪簇。
蛋壳乾坤,丸泥世界,疾卷如风烛残。
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