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
《再和》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年将六秩诸衰具,漏尽钟鸣行不住。

一身许国铢两轻,万里携家斗升赴。

五羊大夫习劳苦,三鳣先生嗟晚暮。

分为一世数奇人,踏遍九州多半路。

早岁尝为梁甫吟,中途已失邯郸步。

穷通有命常自乐,幽显无惭方不惧。

每读商书戒十愆,不忧汉法干三互。

奔走频惊使节光,叨逾敢叹儒冠误。

车下夺牛任客疑,水中见蟹从人怒。

怨恩肯效儿女语,正直犹希鬼神护。

平生事业在方册,将老精神弊泉布。

九重德意日边远,十万师徒关外聚。

不令圣泽皆下沾,宁免吾皇尚西顾。

上为朝廷广霖雨,下令郡邑清蒙雾。

乘轺无术漫观风,分陕维贤倚行露。

青天云雾昔曾披,绿水芙蓉今密附。

郊坰小队连后乘,燕寝清香同妙炷。

鸟雀难偕鸿鹄飞,驽骀暂逐骅骝骛。

自怜落落王平子,遇此汪汪黄叔度。

但忧温诏趣公归,荫宇不容孤迹寓。

(0)
翻译
年事将近六十,身体衰弱,夜深钟响,难以停留。
我将一身献给国家,视金银如粪土,带着家人走遍万里,只求报国。
五羊大夫深知辛劳,三鳣先生感叹岁月匆匆。
我一生命运多舛,足迹遍布九州大半。
年轻时曾吟唱《梁甫吟》,后来却失去了目标。
无论困厄还是显达,我都自得其乐,不因地位高低而羞愧或恐惧。
常常阅读《商书》警惕过失,不担心触犯汉法。
频繁奔波,使节光芒常受惊扰,我不敢抱怨儒士身份的局限。
面对质疑,我如同车下夺牛,水中见蟹,坚持正义。
我不会像儿女般恩怨分明,依然期待鬼神的公正庇护。
一生的功业都记载在书籍中,晚年精力耗尽,但仍尽力传播智慧。
皇恩浩荡,但愿圣明之光照耀边疆,聚集十万兵马。
不愿让圣明之恩惠及所有人,只愿皇帝不再西顾。
我为朝廷广施恩泽,让郡邑清明,如同驱散蒙雾。
虽无治政之才,仍四处观察民情,依靠贤能推行政策。
曾经独行如青天云雾,如今与众人紧密相连。
出行队伍短小,但燕寝香气宜人,如同香烛。
我如鸟雀难以与鸿鹄比翼,只能暂时追随骏马。
自比落落寡合的王平子,有幸遇到宽容如黄叔度的人。
只担忧皇帝的温言催促我回归,但我的孤独无法容于荫庇。
注释
六秩:六十岁。
漏尽:夜深。
铢两:极轻的重量单位。
邯郸步:比喻失去方向或目标。
幽显:幽暗和显赫。
十愆:十个过失。
三互:汉代法律中的条款。
使节:使者或外交官的象征。
青天云雾:形容孤独高洁。
郊坰:郊野。
燕寝:帝王或贵族的私人居所。
温诏:温和的诏书,指皇帝的关怀。
荫宇:庇护之所。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代,作者王之望,是一篇反映个人生活经历与政治态度的作品。诗人通过自述年老、身体衰弱,以及自己的一生为国事业奋斗的情形,表达了对个人生命价值和历史使命的深刻感悟。

“年将六秩诸衰具,漏尽钟鸣行不住。” 这两句开篇便描绘出诗人年迈力衰、时光飞逝的感慨。六十岁即古代所谓的“耳顺”,形容身心俱疲。

“一身许国铢两轻,万里携家斗升赴。” 这里的“一身许国”表明诗人愿以生命为国家效力,而“万里携家斗升赴”则展示了他不畏艰险、携家远行的坚定决心。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到了自己曾经的奋斗和对历史人物的赞叹。例如,“五羊大夫习劳苦,三鳣先生嗟晚暮。” 这里“五羊大夫”、“三鳣先生”都是古代贤人的称谓,通过这两位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长期奋斗和后来的懊悔的理解。

诗中还有一些自我反省与政治态度的表述,如“穷通有命常自乐,幽显无惭方不惧。” 这两句体现出诗人面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地位变化时保持的心态平衡。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及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精神状态。他表达了对于历史书籍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同时,他也流露出一些对于政治生涯中不顺之感的自嘲,如“叨逾敢叹儒冠误。” 这里的“儒冠”指的是士人或读书人的帽子,这里是说自己虽然有学问但在仕途上却未能如愿。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描绘了诗人对于个人生活和国家大事的深切感受。例如,“九重德意日边远,十万师徒关外聚。” 这里的“九重”指的是皇帝的尊贵,“德意”则是皇帝对臣子的恩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皇权和中央集权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反映了一位士大夫在宋代政治文化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书候潮亭

沧江浸长空,天使限南北。

繁阴属暮岁,波浪无时息。

烈风何轰豗,深木腾霹雳。

远吹湖中白,来蔽江南碧。

巉岩千峰玉,变化不可测。

恐是时向晚,鬼神任胸臆。

烛龙衔长耀,来集昆岭侧。

又疑吴王兵,如荼压上国。

勇气吞中原,晶光洞江北。

久望生悸慄,嗟我问津客。

横流岂难制,路险未可得。

吾道固当然,滔滔欲谁易。

(0)

赠马恽供奉

朝廷功名次,晋国在第一。

受遗先皇帝,事与周召匹。

丹青烂勋伐,终始最密勿。

宗族宜甄庸,百世皆宠秋。

公孙非遐胄,何乃尚淹屈。

官名虽供奉,冗散真士卒。

努力习文华,家贫传清德。

翰飞终不高,好事见心骨。

人生系逢遇,进退岂定律。

古者如尔徒,万户自可必。

今者如尔徒,富贵亦未失。

主张有真宰,时态莽回聿。

咄嗟元功世,颇复困蓬荜。

吁彼山野人,奚由自奋出。

(0)

蒙示容斋诗辄为五言仰续逸唱

达人与道运,投迹系所逢。

在治信若凤,处幽固犹龙。

外物纷屡变,中扃豁兼容。

乃知云梦区,未足婴其胸。

明公蹈康济,兹世已陶镕。

优游就偃息,暇豫奏时雍。

高斋危舍字,数亩环崇墉。

虚轩便炎夏,奥室宜隆冬。

采真混出处,造适观羲农。

玩名肆独乐,怙势轻万钟。

越人起丹穴,子房去赤松。

材为用见循,道以世难从。

古事何昭昭,斯民积颙颙。

独应甘棠树,方使来者封。

(0)

杂诗二十二首·其一

五都货财地,车马趋市阛。

平明侧肩入,薄暮掉臂旋。

意气何所期,盛衰俛仰间。

乃知艺利合,厚薄未可原。

张陈父子游,一旦复相残。

万古称凶终,此独何足言。

(0)

始见龙门

十年长望洛川云,目极空思胜事繁。

今日良游知我有,彭婆北下见龙门。

(0)

冯当世挽词二首·其二

逍遥灵寿杖,严密具茨书。

脱屣遗浮世,披衣得旧庐。

酹非光禄酒,祭乏武昌鱼。

礼薄情从厚,秋风泪满裾。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