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荆南蒸湿翠。墙角苔生,础润垣衣腻。
院静日长沈水费,瞢腾兀坐思陈事。
忆看京江江万里。烂若银盘,倒插金山寺。
雪片崩涛飞彩帜,妙高台下龙舟戏。
五月荆南蒸湿翠。墙角苔生,础润垣衣腻。
院静日长沈水费,瞢腾兀坐思陈事。
忆看京江江万里。烂若银盘,倒插金山寺。
雪片崩涛飞彩帜,妙高台下龙舟戏。
这首《蝶恋花》描绘了五月时节江南的湿润与生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思绪。
首句“五月荆南蒸湿翠”以“五月”点明季节,“荆南”指湖北一带,此处泛指江南地区,通过“蒸湿翠”形象地描绘出江南五月特有的湿润与绿意盎然的景象。接着“墙角苔生,础润垣衣腻”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湿润,苔藓在墙角生长,础石上的水分使得墙面覆盖了一层腻滑的物质,生动地展现了江南雨季的特点。
“院静日长沈水费,瞢腾兀坐思陈事”则转入对室内环境的描写,庭院寂静,夏日白昼漫长,诗人可能在沉香中度过时光,思绪飘忽,回忆往事。这里的“沈水”指的是沉香,古代常用作熏香,营造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接下来的“忆看京江江万里。烂若银盘,倒插金山寺”将视角转向长江,长江如银盘般广阔无垠,倒映着金山寺的倒影,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交融。这里不仅描绘了长江的壮美,也蕴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最后,“雪片崩涛飞彩帜,妙高台下龙舟戏”则是对江面活动的描绘。虽然初读似乎有些矛盾(雪片与崩涛),但结合上下文理解,可能是诗人想象或回忆中的场景,雪片与崩涛或许代表了不同季节或不同情境下的江面景象,而“飞彩帜”和“龙舟戏”则生动地展现了节日或庆典时的热闹场面,色彩斑斓的旗帜随风飘扬,龙舟竞渡,充满活力与欢乐。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内心情感,展现了江南五月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蜩以五月鸣,槿以一朝繁。
蜩鸣尚阅序,槿繁不及昏。
饱露外何求,美荫周林园。
所志在廉让,清响时一喧。
嗟彼卉木荣,依托惟篱樊。
萎华萧艾丛,浮艳谁与扪。
下士学齐物,齐末遗本根。
即目了可鉴,斯义匪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