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疏柳斜阳晚,凄然数声低唤。
吸露频啼,迎风乍咽,迸出悲丝急管。宫商偷换。
和五夜寒螀,一天哀雁。
恨杀螳螂,惊回焦尾鹍弦断。当年齐女曾变。
故宫衰草外,何限秋怨。
罗袂无声,玉墀尘满,落叶几番零乱。余音宛转。
想动影低鬟,妆残帘捲,杜甫山妻,夜飞人不见。
小园疏柳斜阳晚,凄然数声低唤。
吸露频啼,迎风乍咽,迸出悲丝急管。宫商偷换。
和五夜寒螀,一天哀雁。
恨杀螳螂,惊回焦尾鹍弦断。当年齐女曾变。
故宫衰草外,何限秋怨。
罗袂无声,玉墀尘满,落叶几番零乱。余音宛转。
想动影低鬟,妆残帘捲,杜甫山妻,夜飞人不见。
这首《齐天乐·咏蝉》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所作,通过对蝉鸣的描绘,寄寓了深沉的情感和历史沧桑感。开篇“小园疏柳斜阳晚,凄然数声低唤”,以傍晚的小园和稀疏的柳树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蝉鸣声在此时显得尤为凄凉。接着,“吸露频啼,迎风乍咽,迸出悲丝急管”,形象地刻画了蝉在风雨中哀婉的叫声,仿佛是悲苦的音乐。
“宫商偷换”一句,运用音乐术语,暗示季节更替,蝉声由宫调转为商调,象征着时光流逝。接下来,蝉鸣与五更的寒螀、哀雁相呼应,增添了愁绪。诗人借“恨杀螳螂”表达对蝉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暗含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当年齐女曾变”一句,提及齐国女子的故事,可能是指蝉的传说,进一步深化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下文通过“故宫衰草”、“罗袂无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破败荒凉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当下衰败的无奈。
最后,“想动影低鬟,妆残帘捲,杜甫山妻,夜飞人不见”借用杜甫妻子的形象,写蝉声消失后,只剩寂静和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蝉鸣消逝的怅然若失,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蝉鸣为线索,融合了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