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山成大笑号,千金须赏片时劳。
解因积雪宁非智,恐碍飞云不用高。
势压檐楹张凤翼,光侵樽俎析牛毛。
眼前真假无烦辨,不见桑田变海涛。
对酒山成大笑号,千金须赏片时劳。
解因积雪宁非智,恐碍飞云不用高。
势压檐楹张凤翼,光侵樽俎析牛毛。
眼前真假无烦辨,不见桑田变海涛。
这首诗以“次韵吴克温先生雪假山(其一)”为题,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诗中描绘了酒宴上面对雪假山时的情景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
首句“对酒山成大笑号”,开篇即以豪放之气展现,饮酒之时,面对山峰般的雪假山,众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接着“千金须赏片时劳”,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视,即使花费千金,也要享受片刻的欢愉。
“解因积雪宁非智,恐碍飞云不用高”,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积雪虽厚,却能洞察其背后的智慧;而飞云则不必追求过高,寓意事物各有其适所,不必盲目追求极致。这里蕴含着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势压檐楹张凤翼,光侵樽俎析牛毛”,进一步描绘了雪假山的壮观景象,其气势仿佛要压倒屋檐,张开的翅膀似乎在空中翱翔;而其光芒则穿透酒器,细如牛毛,展现出雪假山的美丽与神秘。
最后,“眼前真假无烦辨,不见桑田变海涛”,诗人在此发出感慨,眼前的一切真假难辨,世事变迁如同沧海桑田,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对世间万物保持一颗平常心。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假山的壮丽景象,结合饮酒的欢乐氛围,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士生堕尘网,窘若囚飞虫。
思牵黄耳不可得,况欲云卧听松风。
何郎可怜人,耻与俗同调。
不作穷愁懊恼诗,独抱青山坐长啸。
诛茅结屋傍林塘,石兰露菊秋风香。
掉头万事一不顾,仰天白眼倾壶觞。
邈予坐阻窥幽躅,梦到东窗攀绿玉。
裁诗寄似堂中人,为楷银钩写高竹。
颇怜胸次抱经纬,半缕不上山龙衣。
谁知烟雨暗青笠,得意云水春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