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绝春山久废寻,野人扶病强登临。
同游仙侣须乘兴,共探花源莫厌深。
鸣鸟游丝俱自得,閒云流水亦何心?
从前却恨牵文句,展转支离叹陆沉。
路绝春山久废寻,野人扶病强登临。
同游仙侣须乘兴,共探花源莫厌深。
鸣鸟游丝俱自得,閒云流水亦何心?
从前却恨牵文句,展转支离叹陆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守仁在山中与诸生共同游历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路绝春山久废寻,野人扶病强登临”描绘了山路险峻,春天的山林寂静,诗人虽身体不适,但仍坚持前往探寻美景。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颔联“同游仙侣须乘兴,共探花源莫厌深”表达了诗人希望同行者能随兴而行,一同深入探索那传说中的桃花源,寓意着追求理想与真理的道路不应畏惧艰难。
颈联“鸣鸟游丝俱自得,閒云流水亦何心?”通过鸟鸣、游丝、闲云、流水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万物各得其所、自由自在的状态,诗人借此表达出对自然和谐与内在宁静的向往。
尾联“从前却恨牵文句,展转支离叹陆沉”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去过于拘泥于文字形式、忽视内心感受的反思,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感慨,表达了对精神自由和真实体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铜龙水乾漏声小,鱼钥金寒霜月晓。
警跸初鸣雉扇开,红云半露天人表。
布衣小臣衰朽馀,来朝乞得垂老躯。
龙钟何以展报效,但愿击壤歌康衢。
秦淮北风疾于箭,扁舟到早如乘传。
天上人归鹊预知,瓮头酒熟孙能劝。
忘机笑傲林泉间,高情长与云同閒。
时人莫讶鬓成雪,承恩两度瞻龙颜。
蹇予久作词垣客,谩写新题壮行色。
同是青原白鹭人,我独胡为归未得。
送君不尽思君情,临分忍听骊驹声。
凭将千里故人意,寄谢精微贤弟兄。
故人远自天上来,惠我一斗葡萄醅。
爱之不敢容易开,呼童捧之当庭阶。
珊瑚击碎红泥堆,珍珠迸入黄金杯。
一行转我肠中雷,再行扫我眉间埃。
三行四行愁垒摧,五行六行春风回。
桃花朵朵红生腮,胭脂点点香凝颏。
平原督邮走欲颓,青州从事惊相猜。
客中有此真慰怀,更无梦到糟丘台。
柰何童子劣且騃,推壶仆地如翻淮。
清光湿透炉边灰,馀香散入阶前苔。
为之耻兮徒有罍,醉无成兮谁其陪。
是知饮啄皆天裁,毫分有数非人媒。
毫分有数非人媒,彼童子兮何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