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香殿,营自唐,谲谏却有苏世长。
谓是炀帝之所为,雕杗镂壁何炜煌。
倾宫鹿台古岂无,庸主为此非兴王。
太宗闻之亦惊讶,卿谏似直实多诈。
臣谏虽诈心则忠,千金惜费实可风。
云龙风虎自景从,泰陛讵与叔世同。
君不见十六院开西苑里,当时朝士皆唯唯。
披香殿,营自唐,谲谏却有苏世长。
谓是炀帝之所为,雕杗镂壁何炜煌。
倾宫鹿台古岂无,庸主为此非兴王。
太宗闻之亦惊讶,卿谏似直实多诈。
臣谏虽诈心则忠,千金惜费实可风。
云龙风虎自景从,泰陛讵与叔世同。
君不见十六院开西苑里,当时朝士皆唯唯。
这首诗通过对“披香殿”的描绘与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对古代帝王建筑奢华与臣子谏言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披香殿”,原为唐代所建,象征着帝王权力与奢华的象征。然而,诗人通过“谲谏却有苏世长”这一句,引入了苏世长谏言的历史故事,强调了直言进谏的重要性。接着,诗人质疑披香殿是否为隋炀帝所建,并以“雕杗镂壁何炜煌”描绘其华丽景象,同时指出“倾宫鹿台古岂无”,批评了奢华背后的荒废与不治之国。
进一步,诗人通过“庸主为此非兴王”表达了对昏君的批判,而“太宗闻之亦惊讶,卿谏似直实多诈”则暗指唐太宗对于直言谏言的复杂看法,既赞赏其真诚,又警惕其可能的策略性。诗人强调“臣谏虽诈心则忠,千金惜费实可风”,表明了对忠诚谏言价值的认可,以及对浪费的惋惜。
最后,“云龙风虎自景从,泰陛讵与叔世同”表达了对君臣关系的理想化愿景,即像云随龙、风从虎一样和谐共处,而不是像叔世那样疏远。而“君不见十六院开西苑里,当时朝士皆唯唯”则以历史反观现实,提醒当权者应倾听不同声音,避免闭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也蕴含了对理想政治秩序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君臣关系、奢华与节俭、直言与策略等多重议题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