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倏已晚,山房聊止歇。
油云傍夕生,清籁振林樾。
枕簟忽如秋,支颐逸兴勃。
响增挂岩瀑,馡送覃松葛。
鹤湿自梳翎,鱼戏仰承沫。
清赏契素襟,无眠待明发。
更拟放晴来,一宿栖崖月。
游山倏已晚,山房聊止歇。
油云傍夕生,清籁振林樾。
枕簟忽如秋,支颐逸兴勃。
响增挂岩瀑,馡送覃松葛。
鹤湿自梳翎,鱼戏仰承沫。
清赏契素襟,无眠待明发。
更拟放晴来,一宿栖崖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山中行游后,于山房稍作休息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
首句“游山倏已晚”,简洁地勾勒出诗人傍晚时分在山中漫步的情景。“山房聊止歇”则表明诗人选择了一处山中小屋暂时休憩。接着,“油云傍夕生,清籁振林樾”两句,以“油云”形容傍晚低垂的云彩,与“清籁”(清风)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诗人通过“振林樾”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微风吹过树林,树叶轻轻摇曳的画面。
“枕簟忽如秋,支颐逸兴勃”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凉与诗人的闲适心情。诗人躺在竹席上,仿佛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支撑着下巴,心中充满了悠然自得的兴致。接下来,“响增挂岩瀑,馡送覃松葛”描绘了山间瀑布的声音逐渐增大,与远处松树和藤蔓的生长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
“鹤湿自梳翎,鱼戏仰承沫”则通过鹤鸟梳理羽毛和鱼儿在水中嬉戏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鹤鸟在湿润的环境中梳理自己的羽毛,显得格外优雅;而鱼儿在水面上跳跃,仰头接取泡沫,充满趣味。
最后,“清赏契素襟,无眠待明发”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喜爱,以至于难以入眠,期待着第二天再次欣赏。“更拟放晴来,一宿栖崖月”则预示着诗人计划在晴朗的天气里,再次来到这里,与山中的月亮共度一夜,进一步深化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清幽的山林之美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小憩西禅床,谢绝半日暑。
白云怜倦客,清阴覆停午。
袅袅陂上风,沉沉竹间雨。
幽幽一室虚,昵昵群叶语。
冥搜得奇想,熟寐透淳古。
九衢喧野马,万喙争腐鼠。
谁能大槐根,摆落半柯土。
浮生得今辰,幽期况兹宇。
延缘欲忘归,落日斋堂鼓。
落日庐阜紫,飞砂湖水黄。
散倦登古原,含悽眺层冈。
丹梯遂寥邈,沈思热中肠。
当年扣玉墀,抗疏何慨慷。
拂衣云壑卧,著书名山藏。
筑园印清流,艺树条孤芳。
英彦集文字,燕席开华妆。
人生既难料,天运亦靡常。
黯黯玄云阴,萧萧北风凉。
山流鳌背空,柯改蚁梦荒。
事往迹已陈,名存道弥光。
独念平生游,使我重感伤。
破壁嘶瘦马,叠鼓发暝航。
屐痕难重寻,寒苔日苍苍。
高丘渺烟雾,不得酹一觞。
怀哉我先铭,翠琰垂千霜。
俯仰落清泪,目断江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