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睡》
《不睡》全文
唐 / 李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沃洲山里苦心人,十五年来少睡身。

诗句每多閒夜得,鬓毛终为半愁新。

纷纷落烬看将久,历历寒更听转频。

家寄江南断音信,一凭归梦去无因。

(0)
鉴赏

这首诗《不睡》是唐代诗人李郢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在沃洲山中修行的苦行僧人,十五年来少眠的生活状态。诗中不仅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细节,如夜深人静时灵感涌现,创作诗句,以及岁月流转中鬓发渐白的沧桑感,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归乡的无奈与哀愁。

首句“沃洲山里苦心人”,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所在环境,沃洲山作为佛教圣地,象征着清静与修行。接着,“十五年来少睡身”一句,直接描绘出僧人长时间的苦修生活,少眠成为了他日常的一部分,暗示了其精神追求的坚定与执着。

“诗句每多閒夜得,鬓毛终为半愁新。”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僧人在夜晚的创作状态,即使是在闲暇之时,也能灵感涌现,创作出诗句。同时,随着岁月的流逝,鬓发逐渐变白,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流逝,也反映了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

“纷纷落烬看将久,历历寒更听转频。”这两句通过描写炉火的余烬和冬夜的寒更,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炉火的余烬虽已熄灭,但诗人仍久久凝视,寒更的钟声则在耳边不断回响,更加突出了时间的流逝感。

最后,“家寄江南断音信,一凭归梦去无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无法实现归乡愿望的无奈。寄居江南的诗人,与家乡失去了联系,只能依靠梦境来寄托思乡之情,但现实却无法让这些梦境成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僧人苦修生活中的孤独与坚持,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生命、自然和情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李郢
朝代:唐   字:楚望   籍贯:长安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猜你喜欢

东偏小室去日最远每逃暑之地戏作五字

肃肃檐阴转,泠泠笕水鸣。
高墉日气远,方簟午风清。
渴爱餐浆美,慵便葛屦轻。
新秋忽在眼,结束问山程。

(0)

冬夜思里中多不济者怆然有赋

大耋年光病日侵,久辞微禄卧山林。
虽无叹老嗟卑语,犹有哀穷悼屈心。
力薄不能推一饭,义深常愿散千金。
夜阑感慨残灯下,皎皎孤怀帝所临。

(0)

恩赐龟紫

已挂朝衣神武门,暂纡紫绶拜君恩。
儿孙贺罢还无事,雨笠烟蓑自灌园。

(0)

焚香昼睡比觉香犹未散戏作

燕梁寂寂篆烟残,偷得劳生数刻闲。
三叠秋屏护琴枕,卧游忽到瀼西山。

(0)

赣士曾兴宗字光祖以其居篔谷图来求诗

高人心虚万物宗,家世常以仕易农。
买山本爱坡上竹,手种已偃岩前松。
瀑泉三伏凛冰雪,谷声火里酣笙镛。
了知自是一丘壑,不与金精为附庸。

(0)

後书感

贫贱终身志不移,闭关涵泳赖书诗。
唐虞未远如亲见,周孔犹存岂我欺?
九学正须忘寝食,少年误计事文辞。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