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近闻十六章·其四》
《近闻十六章·其四》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谁谮祥鸾困铩罗,斯人不出奈民何?

回天竟纳乌台牍,膏我旋闻赤子歌。

已鞚飞轺驰雨雪,定悬华镜照山河。

军容泽以诗书气,自昔汾阳胜伏波。

(0)
鉴赏

这首诗《近闻十六章(其四)》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

首联“谁谮祥鸾困铩罗,斯人不出奈民何?”以“祥鸾”象征贤能之士,暗示贤才被束缚,表达了对人才被压抑的忧虑与愤慨。接着“斯人不出奈民何?”则直接点明了贤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强调了人才对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

颔联“回天竟纳乌台牍,膏我旋闻赤子歌。”运用了“回天”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贤才的出现能够扭转乾坤,解决国家的困境。同时,“乌台牍”指奏章,暗示贤才的谏言得到了采纳。“膏我旋闻赤子歌”则通过百姓的欢歌,表现了国家在贤才治理下的繁荣景象。

颈联“已鞚飞轺驰雨雪,定悬华镜照山河。”描述了贤才出仕后,不畏艰难险阻,四处奔波,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华镜照山河”象征着贤才的智慧与品德如同明镜一般,照亮了整个国家,体现了贤才对于国家治理的深远影响。

尾联“军容泽以诗书气,自昔汾阳胜伏波。”进一步赞扬了贤才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出色,更是在文化、道德等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如同古代的名将郭子仪(汾阳王)和马援(伏波将军)一样,既有武略又有文采,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整首诗通过对贤才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兴盛、人民幸福的深切愿望,同时也呼吁社会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六子似过秋水

秋水长廊水石间。有谁来共听潺湲。

羡君人物东西晋,分我诗名大小山。

穷自乐,懒方闲。人间路窄酒杯宽。

看君不了痴儿事,又似风流靖长官。

(0)

中秋

亲朋关河阔,一岁几合并。

回思十载我,大半短长亭。

我发日已白,我心日以惊。

尚喜淡泊资,于世少经营。

五日过三县,山川知我情。

吟诗自娱悦,俗子徒我评。

忆我会心友,与我同死生。

取我尘化衣,濯我沧浪清。

我归已数日,我友各有行。

百川我友朋,五岳我弟兄。

我酒难独饮,我怀谁与倾。

今夕我中秋,我自看月明。

(0)

端午独酌

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

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

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么生香。

一生幸免春端帖,可遣渔歌谱大章。

(0)

三月二十日出郊泛舟西津得予字

春日行郊坰,南风初唱予。

相携出城郭,著意买江湖。

句好从儿觅,杯乾任客呼。

长年足诗酒,此外复何须。

(0)

临江仙.余年三十二岁在甲辰尝画七圈于纸揭之坐右每圈横界作十眼岁涂其一今已过五十有二怅然增感戏题此词

七个圈儿为岁数,年年用墨糊涂。

一圈又剩半圈馀。看看云蔽月,三际等空虚。

纵使古稀真个得,后来争免呜呼。

肯闲何必更悬车。非关轻利禄,自是没工夫。

(0)

虞美人

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

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

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

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

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

人间举眼尽堪悲,独在阴崖结茅屋。

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

红房紫莟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

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见玉颜空死处。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