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底里步金沙,真到林逋处士家。
未办寒泉荐秋菊,且将瘦句了梅花。
冰壶底里步金沙,真到林逋处士家。
未办寒泉荐秋菊,且将瘦句了梅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同岳大用甫抚干雪后游西湖早饭显明寺步至四圣观访林和靖故居观鹤听琴得四绝句时去除夕二日(其三)》。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极富有画面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细细鉴赏这短小而精致的四句话。
首先,“冰壶底里步金沙”这一句,通过“冰壶”的描绘,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冬日的清晨,阳光透过薄冰照在雪地上,形成了一片金色的世界。诗人用“步金沙”来形容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既传达了冬日的寒冷,也展现了自然界特有的美丽。
接着,“真到林逋处士家”一句,则是说诗人走到了林逋这个人物的住所。林逋是唐代的一位隐者,以清贫著称,后来成为“醉卧美人膝,醒掌珊瑚枝”的形象代表。在这里,杨万里通过提及林逾,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
第三句,“未办寒泉荐秋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未能处理(“未办”)好那个清冷的泉水来浇灌那些秋天的菊花,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自然界变化的深刻体悟。
最后一句,“且将瘦句了梅花”,则是说诗人暂且用简洁的语言去描绘那寂静优雅的梅花。这里的“瘦句”指的是简约而不失韵味的诗句,而“了梅花”则是在赞美梅花之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生活态度。诗人在描述中融入了自己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悟,使得这短小的四句包含着深远的意蕴。
京辇事游遨,嘉会两相当。
朅来双阙下,车毂夹道旁。
始遘蜚廉观,更集鹿苑场。
阪兰滋夕季,岩菊含朝芳。
流猋激绮榭,白露忽已霜。
我友告云迈,新安古名疆。
束书满负担,抚剑增慨慷。
越吟久成调,燕歌行复扬。
凭式太史里,猎缨司马堂。
谈雄一秋水,乘照双夜光。
曰余曾所经,顾瞻轨路长。
申章寄延伫,比翼期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