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世事万象看破后追求超脱的哲学思考。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馀晖。"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企图追寻逝去的青春,用诗歌来延缓时间的脚步,但这种努力显然是无奈和悲哀的。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生活的萧条景象,诗人因病困卧,连喝酒的兴致都没有了,而外面的蜜蜂也显得异常懒散,这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厌倦。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这两句则写出了春天花落后的萧瑟景象,以及诗人自己头发斑白,坐在禅床上已经把世间的烦恼和计较都抛到了脑后。
最后一句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则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佛家经典《法界观》来达到心灵超脱的愿望,希望借此摆脱世俗纷争和烦恼,让内心获得彻底的清净和解脱。
整首诗流露出苏轼特有的豁达与哲理,同时也充满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深刻感悟。
琅琊山中隐者徒,灌园织屦常自娱。
生身幸近南阳里,教子初游阊阖都。
阊阖虹光九重起,千官拜舞嵩声里。
野人喜说汉衣冠,何意偶同尧甲子。
甲子吾生不知数,颇忆于今四百四。
十五馀年愿学华封人,击壤遥从祝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