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王寺观荷》
《龙王寺观荷》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沐日相将竹下群,芙蓉十里净京氛。

故园风景能无忆,是处燕吴总不分。

饮马倒窥临水树,惊凫忽断宿潭云。

尘缨坐染青莲气,会遣东林社里闻。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清晨,阳光照耀下的竹林与荷花池畔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沐日相将竹下群”描绘了晨光初照,竹影斑驳,仿佛万物在阳光的沐浴下苏醒,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次句“芙蓉十里净京氛”则通过“十里芙蓉”渲染出一片清新的氛围,象征着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向自然的意境。

接着,“故园风景能无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景色的怀念之情,即使身处他乡,心中仍难以忘怀家乡的美丽风光。而“是处燕吴总不分”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普遍性,无论是在燕地还是吴地,人们都对故乡有着共同的思念。

“饮马倒窥临水树,惊凫忽断宿潭云”两句描绘了生动的画面:马儿饮水时倒映在水面的树木,以及被突然惊飞的水鸟打破平静的云彩,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生活的瞬息万变和生命的自由不羁。

最后,“尘缨坐染青莲气,会遣东林社里闻”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之美的感受,仿佛心灵被纯净的莲花气息所洗涤,期待着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内心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李忠定公墓·其三

十年提举洞霄宫,帝座虽遥梦寐通。

去国惟闻争许翰,当时原不识陈东。

两河形势烽烟外,万里江山指掌中。

如此乾坤甘一掷,伤心苟活是高宗。

(0)

观物、观我八首.观物·其一仙

瑶池何日降琼筵,青鸟西飞竟不旋。

一粒金丹终误世,几人服食果升天。

蓬莱飘渺疑无地,鸡犬寻常亦有缘。

悟到飞升无用处,华山处士胜彭篯。

(0)

秋田四咏·其二分秧

不待鸣鸠唤插禾,秋天到处有秧歌。

田如画罫纵横直,人比承蜩伛偻多。

万束青分龟壳笠,千畦绿刺鸭头波。

耕耘自较三春迫,雨夕风晨为筑坡。

(0)

与韦镜秋上舍话旧,即次其即事原韵·其三

登高望烽火,落日几徘徊;

鼙鼓惊千炮,干戈念五材。

苦心参国是,泪眼不春开;

惆怅关山暮,苍茫独举杯。

(0)

与韦镜秋上舍话旧,即次其即事原韵·其一

海外干戈起,消磨近一年。

那堪多难后,重话识君前。

缚裤参戎幕,徵歌列绮筵。

相逢须痛饮,莫负杖头钱。

(0)

传闻闽岛近事

南荒烟嶂百蛮天,别有山川纪汉年;

仗钺每劳纡锁钥,降幡何事闪楼船!

似闻徐偃军皆散,岂忆田横客未捐!

四海总凭孤剑在,紫霓应傍斗牛躔。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