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人迹稀,烟霁见茅屋。
野老时时来,裴徊涧边木。
山深人迹稀,烟霁见茅屋。
野老时时来,裴徊涧边木。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静谧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首句“山深人迹稀”点明了地点的偏远和环境的幽静,暗示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烟霁见茅屋”描绘了一幅烟雾散去后,茅草屋隐约可见的画面,既突出了山中景色的朦胧美,又为读者勾勒出一个隐居之所,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野老时时来,裴徊涧边木。”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引入了山中的居民——“野老”,他们不时地来到这里,徘徊在溪边的树木间,与自然融为一体。这里的“裴徊”二字生动地刻画了老人悠然自得、随性而行的状态,也暗示了他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这种简单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自然之美的山中世界,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