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承畅弟菱塘泛舟韵》
《和承畅弟菱塘泛舟韵》全文
明 / 郑学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菰蒲一曲带江流,凉意潇潇不待秋。

乘兴漫移兰棹往,闻歌仍为竹枝留。

烟清叠嶂还孤鸟,天尽沧溟出钓舟。

此去神山浑不远,与君携手望瀛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弟弟在菱塘泛舟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情感之深。首句“菰蒲一曲带江流”,以“菰蒲”点明地点,暗示水乡风光,而“一曲”则勾勒出水面的蜿蜒曲折,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之中。“凉意潇潇不待秋”,通过“凉意”和“潇潇”二字,不仅描绘了微风拂面的清凉感,也暗含了一种超脱季节的宁静与淡泊。

接下来,“乘兴漫移兰棹往,闻歌仍为竹枝留”,这两句诗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乘着兴致,诗人与弟弟划动兰棹,悠然前行,途中听到歌声,却因对竹枝的留恋而驻足。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蕴含了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与享受。

“烟清叠嶂还孤鸟,天尽沧溟出钓舟”,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烟雾缭绕的山峦,一只孤独飞翔的鸟儿,以及远处海天相接处的垂钓小舟,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山水图。诗人通过这些元素,表达了对大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此去神山浑不远,与君携手望瀛洲”,诗人以浪漫的想象,将眼前的景色与传说中的仙境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与弟弟携手同行,共同追寻心中的理想之地,既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郑学醇
朝代:明   字:承孟   籍贯:广东顺德

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猜你喜欢

过长城

为谁到古长城外,又自经今战地边。

木烛岭空悬素月,炉门山只锁荒烟。

(0)

松声·其二

苍苍郁郁本无情,何处风来吹有声。

四面迅雷平地起,九江湍浪一时倾。

关山夜静蛟龙吼,河汉秋高鸾凤鸣。

风定松閒无个事,喧天动地可来惊。

(0)

送胡寿卿南归

云山千万里,驰驿来帝阙。

君自到和林,寓居四踰月。

客中太寂寞,齑盐事孤洁。

锦衣归故里,薄官试盐铁。

匹马送君归,关山正黄叶。

征鸿声凄凄,悲笳鸣咽咽。

回首南州道,行人愁欲绝。

龙庭八月初,西风吹寒雪。

之子到甘棠,黄菊重阳节。

信笔作此诗,赠子以为别。

(0)

玉华盐三首·其二

玉妃隐映水晶帘,相与天花舞画檐。

玉洁冰清诚可爱,不应仍更有人嫌。

(0)

婆罗门六首·其二

雪海迤延穷地界,雪山迢递际天涯。

但为日月光临处,终不曾偏照一家。

(0)

马虚中柳城春色图

城中尘头十丈高,欲画春风风怒号。

佩霞仙人骑鹤背,却度太虚观乐郊。

当时丹青争出色,借与天公动摇碧。

上流老子馀旧踪,恒大将军亦曾植。

树犹如此我何堪,莫学江南系船客。

雉堞平成天下平,有情有思弄春晴,隔叶睍睆黄鹂声。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