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蒲一曲带江流,凉意潇潇不待秋。
乘兴漫移兰棹往,闻歌仍为竹枝留。
烟清叠嶂还孤鸟,天尽沧溟出钓舟。
此去神山浑不远,与君携手望瀛洲。
菰蒲一曲带江流,凉意潇潇不待秋。
乘兴漫移兰棹往,闻歌仍为竹枝留。
烟清叠嶂还孤鸟,天尽沧溟出钓舟。
此去神山浑不远,与君携手望瀛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弟弟在菱塘泛舟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情感之深。首句“菰蒲一曲带江流”,以“菰蒲”点明地点,暗示水乡风光,而“一曲”则勾勒出水面的蜿蜒曲折,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之中。“凉意潇潇不待秋”,通过“凉意”和“潇潇”二字,不仅描绘了微风拂面的清凉感,也暗含了一种超脱季节的宁静与淡泊。
接下来,“乘兴漫移兰棹往,闻歌仍为竹枝留”,这两句诗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乘着兴致,诗人与弟弟划动兰棹,悠然前行,途中听到歌声,却因对竹枝的留恋而驻足。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蕴含了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与享受。
“烟清叠嶂还孤鸟,天尽沧溟出钓舟”,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烟雾缭绕的山峦,一只孤独飞翔的鸟儿,以及远处海天相接处的垂钓小舟,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山水图。诗人通过这些元素,表达了对大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此去神山浑不远,与君携手望瀛洲”,诗人以浪漫的想象,将眼前的景色与传说中的仙境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与弟弟携手同行,共同追寻心中的理想之地,既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云山千万里,驰驿来帝阙。
君自到和林,寓居四踰月。
客中太寂寞,齑盐事孤洁。
锦衣归故里,薄官试盐铁。
匹马送君归,关山正黄叶。
征鸿声凄凄,悲笳鸣咽咽。
回首南州道,行人愁欲绝。
龙庭八月初,西风吹寒雪。
之子到甘棠,黄菊重阳节。
信笔作此诗,赠子以为别。
城中尘头十丈高,欲画春风风怒号。
佩霞仙人骑鹤背,却度太虚观乐郊。
当时丹青争出色,借与天公动摇碧。
上流老子馀旧踪,恒大将军亦曾植。
树犹如此我何堪,莫学江南系船客。
雉堞平成天下平,有情有思弄春晴,隔叶睍睆黄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