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五径疏竹,千株万株乔松。
游子贪看铁佛,忘却南北高峰。
三径五径疏竹,千株万株乔松。
游子贪看铁佛,忘却南北高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句“三径五径疏竹,千株万株乔松”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片竹林与松树交织的自然景观。三径五径,暗示了道路的曲折与幽静;疏竹与乔松,既展现了竹的轻盈与松的高大,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坚韧。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
接下来的“游子贪看铁佛,忘却南北高峰”则将视角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游子,即旅人或游历之人,他们被眼前的自然景色所吸引,以至于忘记了远眺的南北高峰。这里不仅表现了人们对美丽景色的沉迷,也隐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探索精神。同时,“铁佛”这一意象可能象征着某种坚定的存在或信仰,与自然界的壮丽形成对比,引发人们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以及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引导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片刻的宁静与启示。
幽怀乐所遇,且任北山嘲。
世事棋秤变,年光石火敲。
松筠阴自冷,萝葛蔓相捎。
草密蛇横径,檐低燕露巢。
楚醪无再设,蕲纸不重钞。
旋买粳留客,亲科笋付庖。
灵山瞻二祖,归路近三茅。
塞上藏忧喜,人心浪自殽。
主人潇洒武陵仙,别业河东大道边。
心画美田皆枕水,手栽佳木已参天。
园林有地时难者,钟鼎铭功事莽然。
倦客过门空大嚼,卜邻安得买清泉。
记着蓬瀛向此开,清明帘幕望高台。
老惭苍鬓亲花萼,病负眷风厌酒杯。
青盖绮罗寻径去,画船箫鼓转溪来。
不知好事楼前客,便有嘲吟倚马才。
曾把丛蓍叩大钧,少逢升渐屡逢屯。
平生道在惟藏器,今日途穷耻问津。
万事感怀归白发,九衢欺客是红尘。
何须便作林泉计,未必文章误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