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
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
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
修德使其来,羁縻固不绝。
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
中原有驱除,隐忍用此物。
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
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
长戟鸟休飞,哀笳曙幽咽。
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
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
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
胡尘踰太行,杂种抵京室。
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北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
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
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
修德使其来,羁縻固不绝。
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
中原有驱除,隐忍用此物。
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
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
长戟鸟休飞,哀笳曙幽咽。
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
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
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
胡尘踰太行,杂种抵京室。
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衬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乱带来的苦难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开篇“北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写出了边关将士们英勇善战的形象,但紧接着“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则透露出战争的残酷与持续。诗人通过“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表达了对这种状态的深切忧虑和厌恶。
然而,在“修德使其来,羁縻固不绝”的字句中,诗人流露出一线希望,认为通过修养品德可以使敌对者变得友好。随后,“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则又回到现实的战争与混乱之中。
“中原有驱除,隐忍用此物”表明了诗人对于中原地区能够自我防御的希望,但这种希望似乎也带有一丝无奈。接下来的“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则是对和平时光的怀念,与战争形成鲜明对比。
“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描绘了一片雪地上的军营景象,而“长戟鸟休飞,哀笳曙幽咽”则通过对军旗与号角的声音的描写,传达了战争中的悲凉。
诗人在“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中表达了对于农民生活被战乱破坏的同情。紧接着,“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则是对一处未受战乱影响的自然风光的描绘,这种宁静与之前的战争场面形成强烈反差。
“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再次回到边关军事的紧张气氛,而“胡尘踰太行,杂种抵京室”则是对敌人入侵的描述。最后,“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天和平景象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不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厌恶,以及对于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
踏青过中野,秧叶时复齐。
农父秉犁锄,各自向田畦。
晨出事东作,日夕未遑栖。
荒村烟火迟,过午始蒸藜。
馌饷鲜及时,风雨复凄迷。
一农为我言,妻孥向人啼。
上山忧豺虎,入水畏鲸鲵。
盗贼纵横行,诛求彻骨皮。
不见石壕吏,闻之空酸嘶。